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在冀鲁边区活跃着一支特殊的队伍——《冀鲁日报》的编发人员。
《冀鲁日报》是中共冀鲁边区委员会的机关报,前身是《烽火报》。《烽火报》创刊于1938年10月,后与《前进报》合并为《冀鲁日报》。
从《烽火报》创刊到停刊,历时5年,报社先后转移20多次,共出报752期,发行达90多万份。作为冀鲁边区党委的抗战“喉舌”,它及时报道了抗战消息,揭露敌人的阴谋,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团结人民的纽带、鼓舞斗志的号角、打击敌人的武器。
在如今的海兴县小山乡,当年创刊办报的英勇故事仍被人们传颂。海兴县党史部门经过寻访、探秘,终于还原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在枪林弹雨中诞生
时间回溯到那段烽火岁月。
1938年,萧华率领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进入冀鲁边区后,冀鲁边区的抗日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随着边区军政委员会的建立,为宣传党的思想,《烽火报》应运而生,由傅国光负责。《烽火报》刚创办时,条件十分简陋,只有一台石印机,编辑人员在一座破庙里办公。
一年后,通过大家的努力,报社有了5台石印机,每次可以印5000份报纸,版面也扩大为对开4版,由3日刊改为双日刊。1940年春,报社扩建了电台,可以直接抄送延安新华社的电讯,组织和设施也逐步完善,设有编辑室、电台、总务科、发行科、交通科、出版科等,共100余名工作人员。
但随着日军的不断侵略,《烽火报》不得不转移隐蔽起来。
当时,日军2万多人对冀鲁边区发动空前规模的“扫荡”。报社接到通知后,将石印机、纸张等印刷设备材料以及电台等物品掩藏起来,所有工作人员分成小组分散隐蔽在群众中。
根据形势需要,区党委决定报社向盐山、庆云一带转移。1942年7月,编发人员到达盐山东部的傅家庄子(现属海兴县小山乡)。没有石印机怎么办?编辑部决定,改出油印的《烽火报》。电台天线用秫秸架起,再加上两块钢板、一架油印机,油印的《烽火报》就出版了。之后时间不长,日伪军逼近赵毛陶、小山一带,报社再向东转移,来到近海的一个小渔村狼坨子。
在这里,他们遇到了《前进报》的编发人员。《前进报》是军区政治部主办的报纸,原来活动在献庄、尤村、马厂一带(现属海兴县),也是为躲避敌人“扫荡”,暂时转移到了这里。
1942年12月,冀鲁边区党委决定,《烽火报》与《前进报》合并,成立《冀鲁日报》。由于环境恶化,记者采访与报纸发行都十分困难,纸张、油墨供应也紧张,但这支特殊的队伍仍活跃在边区。
艰难环境里坚持出报
1943年6月,大赵村惨案发生,革命形势再度恶化。报社只得从海兴县尤村、献庄一带转移。先到良章村,不久,又转移到庆云东北部。
不久,社长傅国光在庆云小魏庄被捕,受尽敌人酷刑,壮烈牺牲;编辑李亚民被敌人发现,不幸牺牲……在这种情况下,编辑部决定,全体人员混合编组,各自为战,坚持出报。为安全起见,他们挖了地洞,从地上转入“地下”。在最艰苦恶劣的环境里,边区军民依然能看到《冀鲁日报》。
在日军残酷政策的蹂躏下,冀鲁边区人民收到一封家书都很困难,看到一张宣传抗日思想、传播抗日消息的报纸,更是难乎其难。而《冀鲁日报》就在这险恶的环境中,坚持为边区军民传送党中央的声音,报道抗日战争的消息。
战场上犹如一杆“枪”
当时,《冀鲁日报》抄收延安新华社的电讯,许多党政领导人也为该报撰稿,李先念寄过社论《胜利在望》,冀南行署主任宋任穷、“挺纵”司令员萧华、边区党委书记王卓如等领导干部也为该报撰过稿,写了不少抗战论述。
报纸在党组织和抗日军民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党和群众联系在了一起。
《冀鲁日报》除坚持印刷报纸外,还出版了两本书籍。几十万字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要先一笔一画地用毛笔写在药纸上才能制版、印刷,并且纸张、油墨也非常困难。报社用了一年时间,终于把两本书送到了广大党政军干部手中。
报纸还经常报道边区军民抗击日军的消息,以及根据地生产建设、民兵、青年、妇女活动的消息。如1941年秋,刊登了这样一则通讯:驻宁津县的一伙日军扮成老百姓下乡偷袭,把两挺机关枪装进麻袋绑在小推车上,装作赶集的。结果弄巧成拙,被探明情况的宁津县抗日游击队打了个落花流水,丢了机枪又折兵。这消息迅速在各地传播开来,大大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
1944年1月,冀鲁边区与清河区合并为渤海区,《冀鲁日报》转移至清河区,与《群众报》合并。7月1日,《群众报》更名为《渤海日报》,确定为中共渤海区委员会机关报,3日刊,每期印达2万份。
在战火中诞生,在血与火中行走,步步荆棘,处处险境,《冀鲁日报》成为冀鲁边区抗日战场上的另一杆“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