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宗增顺迷上了摄影,他走遍大街小巷,将镜头对准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记录沧州这座城市的变迁。时光流逝,城市早已变了模样,而他积累下来的一万多张照片,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珍贵的“记忆”。
日前,在博施博物馆门前的博施文化广场上,由运河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家住运河边——宗增顺大运河记忆摄影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关注。近80幅作品,为人们呈现了沧州市区30多年的变化。
一人 一相机 三十年
30多年前的沧州市区是什么样子?还记得沧州第一条柏油马路——新华路30年前的模样吗?曾经的小南门有多么繁华?老沧州人口中的锅市街、缸市街具体在哪里?30年前的沧州人,过着怎样的日子……
在宗增顺的照片中,这些都可以找到答案。隔了岁月看,照片除了记录当时的建筑外,还传递出独属于那个时代的人文气息,吸引着众多市民参观浏览。大家鼓掌赞叹,驻足凝思,仿佛在老照片中寻找着过去的记忆。
这是一张拍摄于1989年的黑白照片,照片记录了原顺城街的街景,如今这里已经变成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一位六旬阿姨在照片前边驻足许久,兴奋地告诉孩子:“小时候,我就住在这附近,这曾是沧州的繁华地段!”
那些普通的街巷、房屋、河流,如今在影像中都变成了沧州人最深情的回忆。这也是宗增顺坚守与记录的原因。
宗增顺是沧塑集团的一名退休职工,20世纪80年代,因为单位经常派他到北京、济南等地出差,看到大都市高楼林立,他触动很深,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消失的老街巷、老建筑应该记录下来。
回到沧州后,宗增顺便着手拍摄,从身边的住所、儿时的街道,到沧州的标志性建筑、公园和车站,他边拍边学。30多年来,他走遍了沧州的大街小巷,用镜头记录下了这座城市的匆匆脚步、繁华变迁。
运河滋养了他的灵魂
之所以用30多年的时间坚持做一件事,原因不止一个。但究其根本,埋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个答案,大概是宗增顺与这座城市无法分割的水乳交融——他是喝着运河水长大的。
宗增顺说,沧州原来没有桥,老百姓过河靠摆渡,于是有了渡口。大运河流经沧州市区自南向北有菜市口渡、白家口渡、宗家口渡等。
“这些渡口被称为义渡。因为,过河的人有钱的交钱,没钱的可以不交。”他说。
宗增顺老家就在胜利公园北侧的宗家口渡。
这片地方现在还有几栋房屋,是宗家口遗址。宗氏祖先从浙江绍兴迁来,原名宗家楼、宗家营,后来改为宗家口。据说,宗家口渡是道光年间修建的,原来是官道。“听老人们说,这个渡口曾是个大渡口,河两岸修有大坡道,车马都可以上船。”
对于64岁的宗增顺来说,他这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这条河。老家,在运河边宗家口;出生,在东营子街;鼓楼、东营子一带是他童年、少年成长的地方。许多老沧州人仍记得多年前新华路上那栋消防队训练用的瞭望楼,宗增顺的家,离那栋小楼不到20米远。
说起儿时的记忆,宗增顺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在运河边不敢下水,因为水太深、水面太宽阔。他记得,儿时最喜欢去看河里的“小火轮儿”,后面拖着长长一溜儿船。冬天可以去玩滑冰。吃的水也是这条河里的,那时还有个职业,叫“倒两筲”,就是挑水卖。
宗增顺还听亲戚们讲述过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20年前,一部《神医喜来乐》红透大江南北,也让剧中的一些沧州元素广为人知。它讲述的是在清朝末年,沧州神医喜来乐从民间走到皇宫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据说,在宗家历史上,就曾有这样一位神医。因为高超的医术、稀奇的治疗手法引起宫廷的关注,被召入宫。后来,皇上还赐给他一片土地。“这位宗氏神医的故事几乎与电视剧的神医喜来乐如出一辙,老人们口口相传到如今。”宗增顺说。
留住城市的记忆
从儿时到现在,大运河就守在宗增顺的身旁,而他也用手中的相机默默关注着这条河。他的镜头里,一栋栋低矮的房屋,是沧州古朴而沧桑的历史;一条条弯曲的街巷胡同,是人们生活过的痕迹。从兴趣到热爱,再从热爱到责任,宗增顺对于摄影的执着不曾改变,他依旧在每个周末出现在沧州的大街小巷中。
南川楼一带拆迁,他背起相机前往拍摄,那些街巷、古树、人家,甚至一个门牌都被他记录了下来。对他而言,每次按下快门,时间就被记录下来,他拍摄的不只是生活,更是岁月。
如今,宗增顺学会了用软件去记录拍摄地点的经纬度,又增添了新装备——无人机,用镜头去记录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已经成为他的责任。
“这是一种连接,同一位置、不同时间拍摄的照片放在一起,就把现在与过去连接在了一起。”他说,透过照片对比,能够清晰地看到城市发展的脉络。
30多年,他几乎走遍了沧州的每一个地方,运河、古巷、旧迹、新楼……热爱家乡的方式有许多,而宗增顺用相机为这座城留住了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