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前夕,宋保树的又一幅《诗经》题材剪纸作品《中秋月圆》创作完成。作为国家一级剪纸师、“河间剪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以及《诗经》再生地的农民艺术家,近3年来,69岁的宋保树集中创作了一批《诗经》题材剪纸作品。《诗经》中的经典传说、远古场景、人生百态跃然纸上,诗经文化有了新解读、新表达,变得鲜活灵动起来。日前,记者就此对他进行了专访。
诗经文化给予创作灵感
记者:是什么契机让您产生了剪《诗经》题材作品的想法?
宋保树:《诗经》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是绽放于世界文学艺术之林的奇葩。河间是《诗经》的再生地、毛诗的发祥地,受《诗经》影响非常大,诗经文化已成为河间的文化名片。我觉得作为《诗经》故里的艺术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弘扬诗经文化,而《诗经》里风物多样,丰富了剪纸作品的创作题材,给予了我很多创作灵感。
记者:您的第一幅《诗经》题材作品是什么?创作过程是怎样的?
宋保树:2013年,我剪了第一幅诗经题材作品《<诗经>故里》。那时候,从河间到沧州,还有各级媒体,“《诗经》故里”提得很响亮,所以我萌生了创作这么一幅作品的想法。作品上方是一个牌坊,配龙凤花纹,下有献王刘德肖像,端坐案前,案上放《诗经》竹简,左配四篆字:“《诗经》故里”。这幅作品从构思到剪成,足足用了半年时间,主要是构思过程比较长,比如怎么体现《诗经》故里,《诗经》题材画面怎么和河间故里结合起来等等。作品经过修改后,大获好评。
将剪纸艺术和陶瓷文化相结合
记者:此类作品创作最大的难题是什么?剪纸技法是如何运用的?
宋保树:诗经文化博大精深,要想成功呈现,首先必须对《诗经》有所了解,这是第一个大难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田国福、董杰等《诗经》研究领域专家的指点。董杰老师还专门送了我两本书,一本是《思无邪》,一本是《诗经名物图解》,我还有田国福等老师编著的《诗经长物》。
另外一个难题就是构图,字用什么体?图用什么图?图文怎么结合?这些都需要认真考虑。很多作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表现出《诗经》原意。比如《鹿鸣》这幅作品,我前后做了两次,第一次做出来后,请董杰老师看了看,他说我剪出来的鹿没表现出“鸣”的意味,并给我解读了整首诗的诗意,修改后的作品董杰老师很认可。
我从小跟奶奶学剪纸,用一生把剪纸技法从单色剪纸拓展到染色、衬色和多层套色剪纸,但这次剪《诗经》题材作品,运用的是传统的单色剪纸。我认为,诗经文化很古老、很质朴,用中国传统剪纸艺术手法更适合。我的《诗经》作品中只有《鹤鸣》用了衬色,并且还和陶瓷文化相结合进行了二次创作,我请景德镇的艺术家给我做成了300多个陶瓷赏盘,更具有收藏价值。因为瓷盘上的图案是烧制上去的,比起剪纸作品流传更为久远。
二十四节气剪纸融入诗经元素
记者:您能否以《鹤鸣》《卷耳》《蒹葭》作品为例,说明一下具体创作思路?
宋保树:《鹤鸣》以飞鸣的鹤、水面和初升的太阳,展现《小雅·鹤鸣》中“鹤鸣九皋,声闻于天”的意境,激发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正能量,激励人们要像鹤一样一鸣惊人。
《周南·卷耳》是以阴剪手法创作的剪纸作品。作品主人公是一个思念征战丈夫的女子,配以倾筐、卷耳、远山、大雁等景物,深刻衬托出女子怀人思归而又支持丈夫忠心报国的可贵精神。这幅作品彰显传统剪纸艺术的同时,也间接寄托了劳动人民珍爱和平、期盼亲人团聚的美好愿望。
《秦风·蒹葭》这幅作品,图案以或隐或现、或远或近的女子、湖水和秋天带霜的芦苇为画面,如梦如幻,寓意丰富深远。
我想表达的寓意是,追求美好理想的过程绝非平平坦坦、轻而易举的,常常是充满了艰辛、曲折和反复。这幅作品可以激励人们励精图治、不畏艰难险阻,朝着自己美好远大的目标不离不弃追求。
记者:这3年,您创作了多少《诗经》题材的剪纸作品?还有什么样的创作计划?
宋保树:疫情期间,我集中创作了《蒹葭》《卷耳》《鹿鸣》《关雎》《绵绵瓜瓞》《鹤鸣九皋》等大小十几幅作品,这些作品走进了学校、河间妇联、沧州博物馆、诗经大讲堂等地展出了十余次。
目前,我正着手准备更大的工程,那就是把《诗经》300多首诗全部剪出来,一开始作品定型没想好,在做《鹤鸣》时思路逐渐清晰了。我准备都做成小尺寸作品,以圆形图案为主,这样既方便展出又好装裱。另外,我想剪一个以二十四节气为题材的系列剪纸作品,里面融入诗经元素,把《诗经》涉及的相关动植物,放到相应的节气剪纸作品上,用动植物的变化体现二十四节气的变化。目前《立春》作品已经做出来了,我剪上了燕子、柳树,体现《诗经》里“燕燕于飞”的景象,但还需要修改。目前我的孙子也在学剪纸,只要他肯学我就会培养他,让他在学习之余把“宋氏剪纸”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