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吴桥探亲,在小区遇上一个正练习骑独轮车的男孩,男孩左右摇摆,虽然练得有些吃力,但还是坚持了半个多小时。孩子爷爷说,自从学校开了杂技课,孙子不仅学会了“三仙归洞”,还迷上骑独轮车。
“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这一民间俗语并非空穴来风。在吴桥,就算是寻常人家,也能觅得一些杂技的痕迹,魔术扑克、手转花毯、“三仙归洞”、套盒……因为身边随处都有这类杂技道具出售,不少孩子就买回家练着玩儿。
作为杂技之乡,吴桥有着悠久的杂技历史和文化底蕴,杂技大世界、吴桥杂技学校每年都培养众多杂技人才,各类民间杂技团体蓬勃发展,不少孩子从小就进入杂技团进行专业学习。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练就一身好本领。更有多名“00后”新生代杂技演员,成功代表吴桥在各赛事中勇夺奖牌。
为传承弘扬吴桥杂技文化,推进素质教育,吴桥县从2017年开始就实施“杂技文化进校园”工程,全县在127所中小学和幼儿园中积极开展相关课程,学校聘请专业杂技人员授课,将杂技文化搬进了课堂。近3万名学生学习杂技文化,多数掌握了所学杂技基本动作,对杂技精神也有所领悟。一些学校还成立了“变脸”“杂技呼啦圈”“水流星”等表演社团,带领孩子们多次到当地福利院进行表演。
吴桥县还大力推进杂技人才培育工程,在全县17个杂技专业村打造出特色小院,不少孩子选择在杂技小院练功,并随团去往各地演出,同时也带动家庭成员及周围人对杂技艺术的热爱。
杂技文化在吴桥得到持续的传承和弘扬,杂技更成为当地的特殊产业,形成了表演、道具、管理、传承等完整的链条和文化体系。杂技节“回家”,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吴桥人民积极参与、热情待客,将最美的“杂技之乡”风采展现给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