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2日
第07版:07

应“变”而生 携“智”同行

进 超

前不久,偶遇一个收老物件的商贩,不大的车厢里,堆满了五花八门的老物件,有尘封的烛台,有锈迹斑斑的铁棒槌……这些老物件刻满了时代记忆,记录了当年人们生活的状态和生产方式,它们的最终归宿,大概率是被送到博物馆供人参观、怀旧。

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正在当下轰轰烈烈发生着。

除了在劳动密集型企业里,你可能不会再看到一群人聚在一起干活的景象,生产智能化正在大面积推广,即使是生产大块头产品的企业,也在努力寻求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生产。

一家传统的电缆厂,舍得投入几百万元进行智能化改造,源于公司负责人“与时俱进,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眼光与信心。

经过改造之后,车间实现80%数字化管控,设备似乎活了起来,管理更精细、生产更精准,并且客户的信息也连接到公司内部信息化系统,构建起从原料进厂、生产制造、产品检测、成品出厂这样一条完善的现代智慧生产链。公司一跃成为“透明工厂”,生产、检验的各个细节、各种数据和视频,重要客户都可以看到。

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更是加速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乃至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以及一批科研机构,纷纷与我市合作,在沧州成立研究院,服务于沧州特色产业,在产品创新、生产智能化上各显身手。

北京工业大学沧州创新研究院为一家管件生产企业量身打造智能化系统,把各部门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自动生产、安全预警、可视化及观看实时数据等特点,可根据项目内容生成采购任务、生产任务,可据实际情况制定生产计划,还可进行产品追溯……效果如预期,企业生产周期大幅缩短,产品缺陷减少,良品率提升10%以上,交货周期提升50%,节约100多万元占用资金。

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让生产活起来,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沧州企业,正大胆改革,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2023-11-02 进 超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7921.html 1 应“变”而生 携“智”同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