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4日
第06版:06

草坝 地名里的水工智慧

本报记者 杨静然

寇金星根据老县志绘制了地图

草坝在南湖与运河东岸之间

大运河逶迤绵延,行至市区解放桥一带突然拐了个弯。千百年来,这里水流冲刷不断,塑造了一个名为“草坝”的地方。

在许多老沧州人的记忆中,每到汛期,湍急的河水直冲堤坝,容易出现险情,历史上,这里曾多次决口。民国二十二年版《沧县志》的地图中,就记录下了这个地名。

为何叫“草坝”?

近日,57岁的市水务局工程师寇金星告诉记者,这里其实隐藏着古人治水的智慧。

爱好与专业擦出火花

冬日的下午,记者在运河畔四合街附近的民居里,见到了寇金星。

案头是一张民国时期的沧州老城地图,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地名记录了老城曾经的面貌。老街巷、老建筑,还有很多地名仍在更新中。一旁是堆得将近一人高的书,这些书都和运河有关,和沧州老城有关。

寇金星本不是沧州人,20世纪80年代,他分配到了原沧州市水利局工作。从此,沿河而行,走遍了沧州的大部分水域。而走得最多的就是运河。那时,老师傅领着他,一边行走勘测,一边讲述运河故事。后来,他又住到了运河边四合街上,古建筑、地名、老街巷……沧州老城的一切都令他着迷、向往。于是萌生出一个想法:将这些老街巷、老宅院或建筑的名字标注在地图上,为世人留住曾经的记忆。

利用业余时间,这幅地图在他笔下不断更新——几十个胡同被标注出了确切的位置和名称;曾经繁华的运河渡口,他不断勘测、寻访;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还原了城区的水系、堤坝;许多消失已久的宅院、庙宇、医院、学校,在他的努力下,“复活”在了地图上……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有了许多新发现。

不久前,寇金星在多篇专业文章里看到了一段关于埽工的介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他在脑海中不断搜索。“解放桥附近的草坝,是不是也因此得名?小小的地名里竟隐藏着古人治水的智慧。”爱好与专业擦出的火花,让寇金星兴奋不已。他继续查找着相关文献和史料。

曾经,在多幅老地图中看到草坝的名字,也曾在许多老沧州人的描述中听闻过这段故事。如今,所有的猜想都得到了专业的印证。草坝,其实和运河的水势有关,所以,百年前的地图上就留下了这个名字。”寇金星说。

“开了草坝,水淹天下”

在地图上,寇金星指出了草坝的位置——顺着解放桥东岸南行百米,南湖与运河之间的河堤处就是草坝。

他说,运河转弯急,水流直接冲顶河堤,土质的河堤受到水流强力冲刷,造成岸坡坍塌甚至决口。历史上,这里是一处著名的险工,每到汛期,水势上涨,经常决口。而且,这里的运河是半地上河,地势高,一旦决口就会直接威胁沧州城的安全。于是,有了“开了草坝,水淹天下”之说。

站在草坝,仔细端详运河和南湖的水面,会发现运河的水面明显比南湖的水面高出许多,让人真切体会到险工之“险”。

其实,南湖就是因草坝经常决口冲击而成的。历史上,水月寺原本也在南湖一带,因草坝经常决口,被迫迁移到了城北盐场一侧。

关于草坝,衍生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和传说。当年,地方官员听信一说法,找来“冯”姓、“卜”姓的人家住到附近,寓意“缝补”河堤。

传说虚幻神奇,但卜家糖坊确实存在过。老沧州人都知道,出了南大门,往南走几十米路西,就是卜家胡同,胡同里曾有个卜家糖坊。

还有人说,草坝南侧曾经有一座龙王庙,就是为了镇水而建。

小地名里蕴藏着大智慧

那么,这里的河堤为什么叫草坝呢?

寇金星说,古代先人们在几千年与洪水斗争中,发明创造了伟大的堤防工程——埽工。埽工是以庄稼秸秆、芦苇、柳枝、土石分层捆束制成的河工建筑物,可用于护岸、堵口和筑坝等。通俗地说,就是用上述材料,裹捆成直径二尺多粗、数丈长的圆柱形物体,用木桩、麻绳等固定在堤岸上,抗御水流、风浪对河岸的冲刷,防止堤防坍塌。

埽工还常用于堵复决口。在缺乏生产力、没有任何机械的古代,不能像现在一样用先进的技术和抢险方案,单纯抛投土石会被急流冲走,因此,埽工就成了有效的堵口抢险手段。比如,明代万历年间,治水专家潘季驯主持堵塞洪泽湖高家堰大堤的决口,开始用其他方法屡堵不成,最后是用埽工复堵成功了。

埽工是中国水工建筑中的一大发明,也是世界河工史上的杰作,充分反映了古人的治水智慧。自从有了堤防,保护堤防、堵塞决口,就成了治水防洪的主要内容。于是,一种能抵抗水流冲刷、护堤塞决、简捷易行的河工建筑——埽工就应运而生了。

在古代,河流主要险工处都设有官方防汛机构——浅铺,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筹集埽工物料。如《漕运通志》记载:每浅的具体管理者为“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一十六件,岁办桩一百一十根,草八千束,树多寡不一。”其中桩、草、树皆为埽工用料。

埽工的制作方法是,先选择宽平的地面作为埽场,在上面密铺草绳,再在草绳上铺梢枝和芦苇一类的软料,软料上再压一层土,土中掺些碎石,再用大竹绳横贯其中,称为“心索”。然后,将这些料捆紧,并用较粗的苇绳拴住两头,埽捆就做成了。这种埽的体积很大,往往需要众人一齐用力,才能将埽捆推下水。

为了解决南湖一带运河大堤的防冲和决口后的堵口问题,沧州的先民也运用了埽工。由于外观上就像草筑的堤坝一样,因此就有了“草坝”的称呼。此处草坝也叫“南草坝”,盐场附近的草坝叫“北草坝”。运河上,凡是有“埽”字的地方都有埽工这种防汛设施,主要用于一些大的弯道。比如兴济减河有“大埽湾”“小埽湾”等。可见,古人在起地名时十分考究。

“埽工产生于先秦时期,汉代大量应用,宋代技术趋于成熟,元明清代在全国应用。自诞生以来,因其制作简单、材料易得,造价低廉、作用显著而被广泛应用,一直到现代,仍应用于防汛工作,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寇金星说。

2023-11-14 本报记者 杨静然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8980.html 1 草坝 地名里的水工智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