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3年11月16日
第07版:07

打卡“最美农村路”—汤孔公路:

车在画中行 人在景中游

本报记者 宁美红 本报通讯员 王洪岭

在今年公布的2022年全省“十大最美农村路”名单中,海兴县汤孔公路和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孙线榜上有名。记者首先来到汤孔公路,领略沿途的美景。

金黄的树叶纷纷扬扬,像蝴蝶般,在风中跳起了舞。在骑行爱好者王长虹眼中,秋末冬初的汤孔公路别具一番风味。

不同于春夏的满眼绿色,这时的汤孔公路像是打翻了大自然的调色盘,丰富性、趣味性更甚。一片一片“金色”从身旁滑过,像是法桐和路人打招呼;殷红的树叶稀疏地挂着,远远望去,像是紫叶李开出的“花”;桧柏、塔松依然身披绿衣,被修剪成圆滚滚的造型,和身后的高大树木比,更显憨态可掬……“风景不断变换,不知不觉骑行的速度都变快了。”王长虹说。

除了风景美,王长虹对汤孔公路的平整度和宽阔度也连连点赞。

汤孔公路位于海兴县城西部赵毛陶镇境内,是海兴县一条重要乡道,路线全长14.054公里,南北贯穿海兴县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北接国道海天线、南与盐山县交界,是沿线10余个村庄的主要出行通道。

2015年,为了让农产品有个“好销路”,海兴县交通运输局开始着手为这条布满坑洼的老路“疗伤”。同时,拓宽路面至9米,路基宽至12米。

基本“治愈”后,还得美颜。海兴县交通运输局地方道路管理站站长姜景利介绍,海兴县地处滨海盐碱地,土壤含盐量高,造林绿化特别是公路绿化建设难度极大。经过多年来不断的实践总结,海兴县初步掌握了“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通过在绿化带和绿地中设置排碱暗管、更换种植土、大水灌压等方法有效降低了地下盐碱水位和土壤含盐量,大大提高了公路绿化的成活率和覆盖率。再种上法桐、白蜡、紫叶李、塔松等多种树木,丰富公路景观,达到了一路两沟四行树的标准。

路宽景美,越来越多的骑行爱好者来到这里,越来越多的农副产品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最美农村路,成了人们生活的幸福路。

2023-11-16 本报记者 宁美红 本报通讯员 王洪岭 打卡“最美农村路”—汤孔公路: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9202.html 1 车在画中行 人在景中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