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2日
第05版:05

乡村文化场馆 “装”满运河乡愁

■ 本报记者 赵宝梅 本报通讯员 王昱鑫

老旧年画、黑白电视机、煤油灯、老式挂钟……吴桥县大第八村乡村记忆馆,各种老物件装满乡愁。小小村史馆,容纳了几代人生活记忆和情感传承。在吴桥大运河畔,多个村子都有了自己的“记忆”,村史馆、文化馆、乡村记忆馆等,村民或游人忆苦思甜,在其中寻找到了精神慰藉。

大第八村村干部于洪刚介绍说,为了建好这个乡村记忆馆,花了不少心思,收集展示的百余件老物件,都是村民们自发捐献的。而且村史馆的每一项展出内容都经过精心设计,通过展示生活用品、生产农具、民俗物件等实物,记录村子的发展变迁,留住人们对过去生产生活的记忆。“有空的时候,我就喜欢来这里看看这些布满岁月印记的老物件,感受过去的风俗习惯。”游客曹振海说。

位于吴桥县岳庄村的谷物文化馆,自2018年建成开馆后就吸引了众多游客参观。岳庄村充分挖掘谷物文化及农耕文化,建成以谷物文化为主题的展示厅,展现从传统到现代农耕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独特的农业文化。

为了增强乡村旅游的趣味性,岳庄村还趁热打铁,建设了集特色文化场馆、特色餐饮、特色民宿为一体的建筑,开发出更多体验性项目,农文旅融合带来了人气和商机,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来此感受独特的乡风民俗。

乡愁乡韵,不仅藏在耕耘桑梓的往事中,也藏在世相百态的民风民俗里;不仅是凝聚乡情民心的纽带,也是带动产业发展的平台。“把乡愁‘装’进文化场馆,让人们既有回得去的故乡,也有留得住的乡愁,通过构建乡村文化拼图,促进传承好的乡风民俗。”吴桥县桑园镇党委书记王新军说。

2023-11-22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9732.html 1 乡村文化场馆 “装”满运河乡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