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景顺
重阳节前夕,市作协又开展了针对全市80周岁以上老作家的慰问活动。市作协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对老作家的关怀和尊重。去年重阳节,市作协主席苗笑阳率队对全市80周岁以上老作家进行了逐一走访慰问,亲切沟通交谈,并为每名老作家颁发了特别贡献荣誉证书。当时我因病住院,苗笑阳、卢竞芳等作协领导特地前来医院探望,那温馨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今年的慰问活动中,市作协赠送给老会员每人一本《沧州文学作品精选》,这本书收集了沧州籍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的优秀作品,代表着沧州市整体文学创作水平和实力。阅读之后,我感觉受益匪浅,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储备,重新激发了写作热情。在市作协领导的激励下,我又动起了笔,分别在《沧州日报》和《沧州晚报》上发表了《在延续》和《随笔》两篇文章。其他的老作家也是佳作不断,如田松林老师一年写出了两篇7000字的作品,赵振兴老师手里还有三部书待出版,91岁的李泽有老师最近刚完成了一部18万字的抗日女英雄题材的小说,吴占夫老师的《谢家坝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朵花》获得了沧州市社科联征文活动一等奖等。
慰问活动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悟。接到市作协颁发的特别贡献荣誉证书,我的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和荣誉感。我鼓励和教育孩子们要积极写作,传播正能量。家人们也视我为榜样,繁忙工作之余积极写作,我儿子和孙辈们的作品也屡见报端。作协领导的慰问,让我不仅感受到了市作协的关怀和支持,也与许多老作家交流了人生经验和文学创作心得。这些交流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对文学事业的追求和热爱。
人虽耄耋,笔耕不辍。慰问走访,情暖金秋。市作协慰问老作家的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从中我深切感受到了来自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体会到了多年潜心写作的价值感和方向感。我将继续扎根生活汲取养分,潜心创作,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怀,为沧州文学事业发展贡献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