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对总结运用第一批主题教育的成功经验、高质量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指出,要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调,实实在在抓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实实在在检视整改突出问题,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蹄疾步稳地推进,涉及层级跨度大、领域范围广、对象类型多,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实”之要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检视整改,实实在在将形式主义“拒之门外”。
“实打实”进行理论学习,坚持更高站位,摒弃“走马观花”。理论学习方面的形式主义主要表现在学风不纯不正,学习不走心、不深入、不系统,不能充分灵活地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理论学习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首要任务并贯穿始终,是推动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再提升、工作能力再强化的“必修课”,学出真信仰真信念才是最终目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学起来解渴、读起来暖心、用起来好使、行起来有效,广大党员干部要带着使命、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入脑入心学习,绝不能东翻一点、西看一点,一目十行、走马观花,不能搞“一阵风”“大杂烩”“雨过湿地皮”等作秀式的学习。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醒。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认真真学、仔仔细细思、逐句逐段悟,让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再“充电”、精神再“补钙”、工作再“加油”。
“实打实”开展调查研究,坚持更严标准,摒弃“雾里看花”。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这次主题教育的一个鲜明特色。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扎堆调研”“多头调研”“重复调研”等形式主义问题,给基层增加了不少负担。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新时期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要想扎实做好调查研究,就必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为民造福”作为调查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使调查研究成为解决民生发展难题、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际行动,使调查研究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坚持问题导向,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坚持实事求是,要在深入调研一线的基础上,摸清摸透实际情况,准确把握客观规律;坚持群众路线,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着力点,强化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
“实打实”推进检视整改,坚持更硬作风,摒弃“天花乱坠”。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把“抓好检视整改”作为这次主题教育的一项重点措施,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在整改中,既不能搞模板化的“通用文章”,也不能搞弄虚作假的“表面文章”,更不能搞层层加码的“负累文章”。找准突出问题、精准查摆问题、仔细对照问题,深入基层听真话、察真情,把问题研究得精细透彻,找准问题症结所在,为抓好整改提供精准靶向;抓实分类整改,检视求真务实,坚持对标对表,能立即解决的问题马上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集中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持续改,实行动态管理,滚动销号;做好建章立制,抓整改必须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建立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的长效机制,健全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制度机制,让“长久立”有章可循,确保常态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