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3日
第06版:06

采摘火龙果 “火”了采摘园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刚送走一批采摘的游客,没歇一会儿,沧高采摘园内,负责人王利平又听见有人来了。“来啦!”边应着,她边走出屋迎接,热情十足地把人领进了温室。

眼前,火龙果树排排站,一片片绿背景下,粉嘟嘟、红彤彤的火龙果甚是醒目。

“你们来得正是时候,现在大红火龙果正熟,还有少量的双色、白水晶,市面上可没有这品种。”看到一个个色泽鲜艳的果实,王利平脸上满是自豪。

只见她摘下一个果实,熟练地剥开了皮。与常见的红心火龙果不同,这个果实的肉是花色的,粉白相间,看着嫩嘟嘟。

“这个果肉别看色浅,也挺甜了。”“在树上现摘的就是不一样,口感软糯,滋味更足。”游客们边吃边赞,停不下嘴。

“那肯定不一样。咱这棚里用的都是农家肥,也不打膨大剂。火龙果不招虫,不需要用药防控,所以都是原生态种植的,更不会催熟。”她越说越自豪。

王利平说,正是由于这生态品质,自打采摘园的火龙果进入成熟期,每天,她都要接待好几拨游客。

“自从决定种植火龙果,我们就想着从品种和品质上下功夫,觉得肯定有市场。”她说,七八年前,她和丈夫在外经营饭店,一次偶然机会,看到电视上介绍火龙果种植,当时就觉得十分新奇。

“火龙果是南方水果,那时候,别说种植了,就连市场上卖的都不多。”一直想从餐饮业转型的夫妻俩,活泛了心思。

四下打听,听说北京有火龙果种植基地,两人兴致勃勃地就去了。考察了一圈后,与他们一同回乡的,还有1万多块钱的火龙果苗。

“我们买的都是红心火龙果,正好老家有一个闲置大棚,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种上了。”王利平的老家在沧县汪家铺镇高庄子村,这里多是盐碱地,一般的作物都不老实长。为了帮助火龙果更好地安家,他们特意进行了测土,还施肥改良了土壤。

为了让苗子茁壮成长,用温室来模拟火龙果喜欢的气候,尤其是到了冬季,温度一定要提上去,才不会让它被严寒摧残。

精心侍弄了一年,没想到,还真结果了。这一下,两人就有了信心,又着手扩建了一个温室。

考虑到从北京引入的品种比较老旧,还需要人工授粉,王利平不断在网上搜索,寻找更新奇的火龙果品种。

“越新鲜越好,咱们走采摘,图的就是一个鲜。”在网上搜到南方的火龙果种植基地,他们就实地考察,引来种苗试种,觉得合适了,再扩大嫁接范围,一点儿一点儿,把过时的老品种淘汰。

如今,除了普通的红心火龙果,采摘园里还有双色、粉加、黄龙、白水晶、燕窝果等多个特色品种。

“黄龙果是果皮黄色、白果肉,现在市面上卖得不多。燕窝果更是少见,它的果肉是透明状的,因为形似燕窝得名,一年只出一茬,产量低。”有特色,赢得好身价。如今,他们的燕窝果一公斤能卖到100元,其他品种一公斤也能卖到二三十元。

让游客乐于买单的,除了这份特色,还有果实的绿色品质。

“以品种吸引人,用品质留下人,无论什么时候,品质都不能丢下。”王利平直言,选择种植火龙果,也是因为其不易染虫害,几乎不需要用药防治,这样一来,就解决了药残问题。每年,他们还要从周边养殖场收购羊粪、牛粪等,腐熟一年后,在年底遍施到大棚里。平常管理时,更是定期喷施营养剂,补足营养,坚持让火龙果在树上自然成熟。

“自然成熟的果实别提多香甜了,皮薄肉厚。游客来了,有的在地头上就忍不住吃上了。”

平日里,王利平没事儿就在短视频平台宣传采摘园,吸引了1万多粉丝的关注。寻着新鲜气儿来的人们,都被这高品质果实俘获,成了王利平的老顾客,每到成熟季,或亲自来采摘,或在网上下单。

如今,除了火龙果这个“人气王”,王利平还在棚里种上了香蕉、木瓜,在露天栽上了甘蔗、无花果等多种特色果品,也都是按照原生态模式进行管理。

“现在,甘蔗也能采摘了,不论是黄皮的,还是黑皮的,都特别甜。欢迎朋友们到采摘园做客,感受不一样的田园风光。”王利平热情邀约。

2023-12-13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1844.html 1 采摘火龙果 “火”了采摘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