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8日
第06版:06

当了20多年班主任,沧州外国语学校教师刘静已数不清有多少学生喊她“刘妈妈”了。一直带住校班的她,把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疼——

师爱无言 安暖相伴

本报记者 赵玉洁 本报通讯员 周海洋

二十载母亲般守护陪伴

“明天有大雪,气温下降得很厉害,一定得穿暖和,不要‘美丽冻人’哟。”12月13日下晚自习前,刘静耐心地叮嘱孩子们。

每天关注天气预报,提醒学生及时增减衣物。这看似只是一句话的小事儿,但坚持20余载,也并非易事。即使不是刘静值守晚自习,她也会打电话给带班老师,把这句温暖的叮咛送到孩子们身边。

清晨,学生们还没起床,刘静已步入学校,在操场上静静等候他们出操。每个课间,她都不忘到班上看看。夜晚学生熄灯入眠,她才安心返回家中。她的手机从来都是24小时开机,只为学生有事能第一时间找到她。

看到有的孩子没吃午饭,她就跑到食堂为他们打来热气腾腾的饭菜;学生生了病,刘静不仅陪伴就医、精心照顾,有时还得哄着、劝着,帮孩子疏解负面情绪;遇到一些缺少爱、渴望爱的“特殊”孩子,她也经常“偏心”一下:不时嘘寒问暖、分零食时悄悄多放几袋,或是送上一个大大的拥抱以示鼓励。

从晨光熹微到月明星稀,刘静每天如母亲一般,守护和陪伴在这些住校的孩子身边,用真情温暖着学子们的心。

帮消极女孩改掉“坏脾气”

刘静班上曾有一个女孩儿,从小就生活在父母频繁的争吵中,她的世界里很少有欢笑。来到学校后,看到舍友们有说有笑,特别是舍友的父母前来探望时,她心中就充满了怨气,总是偷偷破坏舍友的东西来发泄不满。

刘静得知后,并没有斥责这个女孩儿,而是第一时间了解她的家庭背景,探寻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随后,刘静悄悄地找到女孩儿的舍友们,请她们体谅和包容女孩儿,在生活中与她多接触、多亲近。与此同时,刘静认真观察女孩儿的日常表现,适时与她谈心,还刻意创造机会,拉着女孩儿多参与班级活动,让她感受集体的温暖。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女孩儿渐渐走出了心理阴霾,与舍友、同学的关系日益融洽,她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如今,这个女孩儿也有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提起刘老师,她依然难掩激动之情:“如果当年没有刘妈妈的用心呵护,我可能还会沉浸于自己的消极世界中,哪能拥有今天的美好生活?”

为患病学生筹集“救命钱”

虽然已毕业多年,但刘静的很多学生至今仍和他们的“刘妈妈”保持着联系。她家中的君子兰就是一名学生登门拜年时送的。

这个孩子上高二时,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的腿肿了,而且浑身乏力。后来,经过检查,被确诊为尿毒症。刘静到学生家中探望,看着简陋的房屋、愁眉不展的家长和只能依靠透析维持生命的学生,她不禁悄然落泪。回来后,每当走进教室,望着那个空空的座位,刘静都不由得一阵心痛。在学校的支持下,她发起校园爱心募捐,为患病的孩子筹集“救命钱”。当她把善款送到学生手中时,孩子趴在她怀里泣不成声。

刘静心中始终放不下对这名学生的牵挂,时常打电话询问孩子的身体情况。每次学生到医院复查,刘静都会前去探望。后来,通过母亲捐肾救子,这名学生终于恢复了健康。

今年是刘静从教的第30个年头。一路走来,她的初心从未改变。在她看来,教育是一项充满温暖的事业。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粒希望的种子,只要用爱与真情去浇灌,终会迎来含苞怒放的那一天。

2023-12-18 当了20多年班主任,沧州外国语学校教师刘静已数不清有多少学生喊她“刘妈妈”了。一直带住校班的她,把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疼——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2246.html 1 师爱无言 安暖相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