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来到沧州,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沧州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来到沧州,实地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情况,强调要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在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盐碱地综合利用、黄骅港规划建设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沧州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带来了机遇。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切实把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转化为强大工作动力,不折不扣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在沧州落地见效。
2.中共沧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八次全会召开
牢记嘱托担使命,感恩奋进新征程。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八次全会分别于5月和11月召开。两次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五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沧州力量。
3.全市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市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在“凝心铸魂筑牢根本”上下功夫,在“锤炼品格强化忠诚”上求实效,在“实干担当促进发展”上创佳绩,在“践行宗旨为民造福”上出实招,在“廉洁奉公树立新风”上施实策,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事业发展的磅礴伟力,不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4.全市上下众志成城,打赢防汛抢险救灾这场硬仗
7月底8月初,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我市及周边出现强降雨过程,献县泛区启动。在党中央和省委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动员各方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抓好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把洪涝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同时,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构筑起更加牢固的安全屏障。
5.渤海湾(沧州)—海湾合作论坛开幕
5月20日,渤海湾(沧州)—海湾合作论坛在沧州开幕。论坛以“国内国际双循环——共筑渤海湾(沧州)—海湾合作新格局”为主题,聚焦港口航运、产业出海、绿色化工三大方向,推动环渤海和海湾地区在产业、文化、科技等领域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开创共谋发展新局面。论坛达成合作成果56个,总投资355亿元,涉及港口经济、绿色化工、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6.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举行
5月26日至8月26日,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暨第五届河北国际城市规划设计大赛在沧州举行。本届园博会以“千里通波·大美运河”为主题,将园博园建设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心城区城市更新、工业遗存改造提升和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相结合,打造了一届独具特色的“大运河上的园博会”。
7.黄骅港上升为沿海主要港口,多条外贸内贸航线开通
《全国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印发,明确黄骅港上升为沿海主要港口,黄骅港战略地位进一步提高。沧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国家建设名单,黄骅港至日本集装箱航线,至俄罗斯远东集装箱航线,至广州集装箱航线,至泉州港、厦门港集装箱航线先后开通,黄骅港煤炭港区实现7万吨级船舶双向通航……一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黄骅港规划建设,全力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黄骅港的辐射带动力、开放竞争力、产业集聚力进一步提升。
8.南川老街盛大开街
10月1日,地处沧州市中心城区大运河文化带核心位置的南川楼商业街区——南川老街正式开街,为市民增添了一个家门口的文旅休闲好去处。南川老街是我市精心打造的文化旅游休闲区、“夜经济打卡地”和“城市会客厅”,创新经营模式,突出文化传承,进一步打造新场景、丰富新业态、繁荣夜经济。南川老街开街以来,做到了汇商气、聚人气、增活力,获评第二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9.2023年中国航海日活动周在沧州举行
2023年中国航海日活动周于7月9日至15日在我市举行,并于7月11日举行了航海日主论坛暨全国航海日活动周启动仪式。活动以“扬帆新丝路 奋楫新格局”为主题,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航海科技创新、弘扬新时代航海精神等内容,集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搭建国内外航海界交流思想、理念、技术和凝聚发展共识的重要平台。
10.全市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187个
2023年以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一体推进城中村、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全市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187个,总投资285亿元,涵盖住房安置、基础设施、生态景观、公共卫生、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目前在建项目138个,竣工项目49个。其中,中心城区推进实施总长度17公里的15条道路贯通工程,启动征拆片区19个,实质性开工14个安置区、16个安置地块。
11.沧州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百万亩旱碱麦喜获丰收
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不断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依靠科技提升旱碱麦生产能力,全市100.2万亩旱碱麦喜获丰收,平均单产245公斤,总产量较上年增长近两成。同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院落户沧州,京津冀沪渝苏盐碱地改良利用博士工作站在渤海新区黄骅市成立,为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保障粮食安全、壮大特色农业注入科技力量。
12.沧州至石家庄高铁开通
7月1日,沧州至石家庄首趟高铁列车G3681/4次正式运行。开行沧州、石家庄间高铁直通车,是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提升河北域内高铁通达性和便利性要求的重要举措。这一高铁线路开通,大大拉近了沧州与京津冀地区其他城市的时空距离。
13.京津冀国际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大会举行
5月30日,由省贸促会、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省工商联、沧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京津冀国际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大会在沧州开幕。大会以“开放协同 创新发展”为主题,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生物医药产业协作,加快京津冀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活动中,35个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领域投资合作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金额超105亿元。
14.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河北分中心落户沧州
8月9日,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河北分中心(筹建)揭牌仪式在沧州高新区河北北斗科技产业园举行。这是我市落实省委关于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城市智能化、数字化建设的具体行动。沧州以此为契机,加强云服务平台、省级专用能力服务系统等平台建设,积极拓展北斗导航数据在交通运输、海洋渔业、应急救援、电力石化等领域的应用,把空天信息产业先发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15.沧州市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正式启用,全市院前医疗急救电话统一为“120”
6月30日起,沧州市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正式启用,全市院前医疗急救电话统一为“120”。系统整合沧州市人民医院、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沧州市中心医院、沧县医院院前急救资源,建立了覆盖“四区一县”的院前急救指挥调度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和水平。
16.沧州举办首届零彩礼集体婚礼
10月1日,沧州市首届零彩礼集体婚礼在百狮园南川古渡码头举行,11对新人以古运河畔的秀美风光作为“聘礼”,给爱“减负”、为幸福“加码”,勇做移风易俗的践行者、节俭办婚的推动者、文明风尚的引领者,自觉抵制天价彩礼,弘扬科学理性、文明健康的婚俗新风。
17.第十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举行,杂技盛会首次回到吴桥举办闭幕式
10月30日晚,第十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闭幕式颁奖晚会在吴桥县举行。这是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自1987年成功创办以来,首次回到“杂技之乡”吴桥举办闭幕式。本届杂技艺术节共有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杂技节目精彩上演,为观众献上了精彩的杂技艺术大餐。其中,我市参赛节目《龙跃神州——中幡》获金狮荣誉奖。
18.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举行
11月13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在沧州开幕。5年来,以论坛和合作区为平台,中国—中东欧国家中小企业合作得到长足发展。开幕活动现场举行了重点项目签约仪式,12个合作项目签约,总投资75.11亿元,涵盖了新能源、高端制造、对外贸易等多个领域。
19.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在沧州举办
11月12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我市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点赞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0位(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身边好人”光荣上榜。
20.海兴县香坊乡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中央政法委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单位,海兴县香坊乡成功入选,其预防化解家校纠纷工作法成为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典型案例。入选单位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