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硕:躺着义务教课 身后捐献遗体
这个一出生就患有“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始终与轮椅为伴的任丘青年,不仅以顽强的毅力自学取得了大专学历,还以躺着义务教课17年的生命姿态,感动无数人。8月12日,37岁的他去世后,捐献遗体,成为张华绿色家园第八位捐遗者。他的生命充满病痛,却始终报之以歌。
2.王呈鹭:点燃亚运火种 传递亚运精神
她是渤海新区黄骅市人,就读于浙江传媒学院。多才多艺、清新脱俗的她,被选为杭州亚运会火种采集使者。经过3个多月的刻苦训练,6月15日这天,她一袭白裙,走在采火使者队伍的最前边,在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成功点燃了采火棒,完成了杭州亚运火种采集这一庄严而神圣的任务。
3.王洪宾:加快港口智能化 攻坚克难一尖兵
他是国能黄骅港务公司港口装卸设备维修专家。2009年,作为该公司第一位校招研究生,先后参与了黄骅港煤炭港区三期和四期工程建设任务,完成世界最大的储煤筒仓集群的建设工作。近年,他共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加快了黄骅港智能化和无人化进程,大大降低了能源运输成本。
4.代凌波:国家高级导游 致力宣传家乡
他是国家高级导游、沧州市旅游协会导游分会副会长。有着20多年工作经验的他,一直以宣传家乡为己任。今年,他接待了30多个外地来沧旅行团,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了沧州。他在网上发布近百条介绍沧州的视频,讲述沧州的文化与历史,还通过直播讲述运河故事,每次在线观看网友达数万人次。
5.刘宝民:创业回报家乡 建功乡村振兴
他是任丘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会长,离开部队30年,不改军人本色。坚持做良心企业、帮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开展国防教育、创建红色文化展馆、组建民兵服务队助力乡村振兴……他用行动践行着“当兵保家卫国,退伍服务民生”的铮铮誓言,因此也获得“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诸多荣誉。
6.孙增勤:坚守讲台31个春秋 独臂撑起学子梦
他是献县第三中学的一名老师。21岁那年,刚刚师专毕业就因一场车祸失去右臂。却凭着坚强的毅力,左手练出一手好板书;他坚守讲台31载,只请过3次假,将2000余名学子送进大学校门。如今,他的学生遍布各行各业,英才辈出。
7.张兰:优秀家政服务员 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44岁的她,是一名家政服务员。曾育儿50多名、照顾老人70多位、护理产妇30多人。她服务贴心、技术一流,被称为护理、月嫂界的翘楚。她还坚持做义工十几年,救助贫困儿童、照顾孤寡老人,好事做了一箩筐。在获得“京冀家庭服务能手”等称号后,今年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8.张倩:踏着父亲的足迹 重启编号做公益
她是肃宁窝北镇刘家疃村村民,也是肃宁县爱心公益协会“金手指”寻人微信群的第二任管理员。而第一任管理员,就是她的父亲张元杏。她目睹患癌的父亲一边忍着病痛,一边做公益,父亲离世后,她重启父亲的志愿者编号“175”,并承担下父亲所有的工作。5年来,与团队共帮助百余位走失者回家。
9.张烨:国家电网首席专家 创新发展技术攻关
她是沧州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的高级工程师,从业17年,参与了110余项技术攻关,获得10项专利。她在全省供电系统首创“模拟主站”,让看似复杂的调试工作简单化,使工作效率按几何倍数提升。她也因此获得“国家电网首席专家”称号。
10.张东玲:8年4次援疆 获“开发建设新疆奖章”
她是沧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医生。自2015年开始,8年4次援疆,是河北省援疆干部人才中唯一4次援疆的人。她帮助轮台县人民医院完善了30余项诊疗制度、打造了4个特色科室、填补了9项技术空白,今年她获得“2023年开发建设新疆奖章”。
11.张洪瑞:坚守诚信理念 树立商业标杆
他是信誉楼百货集团创始人,也是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曾荣登“中国好人”榜。10月7日,因病去世,享年78岁。1984年,他带领十几个农民兄弟,创办了信誉楼,靠诚信经营,从“小卖场”发展为拥有43家连锁门店、4万名员工的大型百货集团,诚信文化浸润人心,影响了商业业态,树立了商业标杆。
12.张菲菲:打破国外垄断 填补技术空白
他是泊头市人,5年前放弃国外优渥的待遇回到祖国,带领团队开发智能钻井软件,缓解了国家油气钻井“卡脖子”问题。30岁被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长江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今年35岁的他已主持国际合作项目等20余项课题,获评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
13.青县打捞地域文化志愿者团队:挖掘文化资源 留住历史记忆
今年7月,青县一群专注家乡文化的志愿者,组成了以“守望麦田 记住乡愁”为宗旨的打捞梳理地域文化资源志愿者团队。他们奔走于各个村落,短短4个月,打捞梳理出30多条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线索,为记录和丰富青县地域文化资源积累了宝贵财富。
14.肃宁助学联盟:15年爱心助学 500余名孩子受益
助学联盟由肃宁志愿者王广琢于2008年发起成立,先后资助531名困难家庭的孩子,资助金额合计320多万元。目前,联盟志愿者已逾千人,助学“版图”也从肃宁延伸到了西北地区。在甘肃、青海的助学已开展两年,越来越多孩子的人生轨迹因为他们而改变。
15.赵卯卯:儿童文学佳作不断 新作获评“中国好书”
她是海兴县人,本名赵立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过《阿鲸的世界》等多部佳作,曾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儿童文学》金奖等。今年4月,凭借新作《我的,我的》斩获“文津图书奖”,同日,被评为“中国好书”。这是获第五届张天翼儿童文学奖长篇小说、童话奖之后的又一殊荣。
16.郭金城:人称“中国飞鱼” 三破世界纪录
今年22岁的他是沧县人,小时候因一场意外失去双臂。后与游泳结缘,不断突破自己、连创佳绩。在今年8月举行的残疾人游泳世界锦标赛上,三破世界纪录,夺得4金1银1铜;在今年10月的杭州亚残运会上,又夺得3金3银,并打破亚洲纪录和赛会纪录,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飞鱼”。
17.郭艳汝:心怀温暖大爱 让生命更有尊严
她是沧州市人民医院安宁疗护病房主任。2019年9月,随着医院安宁疗护病房的创办,我市的安宁疗护事业悄然试水,走在了全国前列。从生活关心到精神安抚,她和她的团队用诚挚的爱,让那些终末期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获得了尊严和平静。今年,沧州成为国家第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城市之一。
18.崔国营:不顾个人安危 勇救落水少年
他是东光县大单镇洼里高村村民。今年2月25日,大单镇3名中学生游玩途中意外落水,危急时刻,正在此路过的崔国营奋不顾身跳入水中救起3人。58岁的他患有心脏病,救人时用尽了全部力气,后在路人的帮助下才得以平安上岸。之前,他还救过1名落水儿童和4名车祸人员。他的善举令人感动,也因此荣登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
19.臧俊玲:脚步丈量河道 爱心守护碧水
她是青县供电公司退休职工,也是一位民间河长。5年来,她致力于河湖巡护和保护宣传,风雨无阻、尽心尽力。在中央文明办公布的“2023年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中,臧俊玲成为我市唯一入选者。之前,她曾获评我市首届“民间河湖长巾帼志愿者”先进个人、首届“最美河长”等称号。
20.薛冠智:一生倾情水利 “把脉”沧州河湖
他是高级工程师,曾任沧州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党支部书记,参与了我市几十项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等工作;用4年多时间,编写了80多万字的《沧州地区水利志》;76岁时,又编写了160多万字的《沧州水利勘测设计院院志》;如今,已82岁高龄的他,仍在为沧州的水利事业奔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