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杰 本报通讯员 乔 倩
近日,献县梅庄洼农场的方斌家庭农场内,一派忙碌景象,10多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在田里帮农户采收、装运芥菜。原来,这是方斌家庭农场与巾帼志愿服务队的一场“双向奔赴”,也是一场爱心接力。
方斌家庭农场由村民方现斌创建,以种植玉米和小麦为主。今年夏天,受暴雨和上游泄洪影响,农田受灾,农场部分庄稼被淹。方现斌不忍土地撂荒,也希望尽量降低损失,便抢种了生长期较短的芥菜。
为了种植芥菜,方现斌前期投入了很大成本,仅工人工资就支付了几万元。如今,眼看着160亩芥菜丰收在望,亩产有望达到3000余公斤,方现斌却笑不出来。原来,受今年蔬菜收购价格偏低影响,方现斌正面临着“一边丰产一边亏钱”的窘境。
方现斌在积极寻找销路的同时,也有了一个念头:献一份爱心,把蔬菜捐给县里的慈善机构,回馈父老乡亲。
他首先想到了之前一起从事公益活动的刘格格和阳光爱心社成员,通过他们将一些芥菜送给了各村的五保户和其他困难村民家中。同时,方现斌从志愿者口中得知,县城雨花敬老服务中心有一群巾帼志愿者,每天为孤寡老人免费提供午餐,蔬菜需求量很大,他又决定为中心免费送上“爱心菜”。
“只要是公益活动,需要多少都没问题。”方现斌开车来到县城,为雨花敬老服务中心捐赠了1000公斤芥菜。
爱能传递,也能循环。眼看天气越来越冷,方现斌菜地里却仍有很多芥菜没有收上来。雨花敬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巾帼志愿服务队队长刘素青知道消息后,带领10多名巾帼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一起来到方斌家庭农场帮忙收芥菜。
为了帮方现斌尽快把剩余的蔬菜销出去,刘素青和姐妹们通过多种方式发出“爱心买菜”的倡议,号召各界人士购买方斌家庭农场的芥菜。
“这几天,陆续有一些客户被介绍过来买菜,志愿者们还帮我联系了一个蔬菜批发站,直接订购了5000多公斤芥菜,真是帮了我大忙。”方现斌感激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