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2日
第07版:07

冬季暖身 当心低温烫伤

本报讯(记者康宁)最近,随着冷空气频频来袭,不少市民白天暖宝宝傍身,晚上电热毯护体,各种“取暖神器”成了人们的居家必备用品。殊不知,这些取暖用品带来温暖的同时,如果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低温烫伤。

“近期,有不少市民因低温烫伤前来就诊。”沧州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副主任李秀丽说,人体烫伤的阈值是45℃,长时间持续接触中等温度(一般指44℃至50℃)热源,可造成从真皮浅层向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这种烫伤称为低温烫伤,有点类似“温水煮青蛙”。

“与高温烫伤不同,低温烫伤的疼痛感并不明显,仅会出现红斑、水肿、起疱、脱皮等症状,面积也较小。但是,也正因为温度不高,伤口很难被察觉,当出现症状时,皮肤受损程度已经比较严重了。”李秀丽表示,很多低温烫伤看上去只是起了个小水疱,但损伤可能已深达皮下组织,不仅很难愈合,还会留下疤痕,严重者甚至伤及骨骼。

除了常见的热宝、暖水袋、电热毯等烫伤外,李秀丽提醒大家,还有一些医源性损伤要格外注意,如热水泡脚、艾灸、使用红外线微波等理疗设备、药物熏蒸等,这些也需引起高度警惕。

“婴幼儿、老年人、醉酒者以及糖尿病、脉管炎、中风后遗症等人群,往往因反应较迟钝,成为低温烫伤的‘高危人群’。”李秀丽建议,使用取暖用品时,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像热宝和暖水袋外面可包上毛巾,电热毯上铺一层薄被。

一旦发生低温烫伤,可用凉水冲洗烫伤处,不要用冰块,容易把皮肤冻伤,更不要涂抹酱油、牙膏、红药水、紫药水等,容易引起烫伤处感染。对于起水疱或者创面较大的烫伤,在急救处理后应马上就医。

2024-01-02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4105.html 1 冬季暖身 当心低温烫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