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谢颖颖)去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坚持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同向发力,综合运用打击、预防、监督、保护等手段,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其中共有15件相关案件被最高检、省检察院评为优秀、典型案件,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这是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市检察机关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在刑事检察方面,依法惩治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相关犯罪,全市检察机关累计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488人,最大限度为企业追赃挽损。民事检察方面,以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为监督重点,精准开展民事检察监督,强化平等保护,共办理涉民企民事法律监督案件200余件。行政检察方面,以化解涉企案件行政争议为主要目标,持续做实行政检察监督,办理涉企行政法律监督案件68件,市检察院与市市场监管局建立协作机制、合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做法被最高检在全国推广。公益诉讼检察方面,结合沧州区位优势,扎实开展“燕赵山海·公益检察”护航美丽河北建设专项监督,共办理相关案件415件,通过办案督促追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督促治理被污染水源地、督促清理处置各类生活垃圾,助力经济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此外,在办案中坚持深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稳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最大限度减少司法办案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同时,全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累计起诉非法集资犯罪122人,追赃挽损66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