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元旦,“冰城”哈尔滨的气温有多低,人气就有多热。
这座2024开年首个“顶流”城市,不仅火遍了全国、元旦3天收入近60亿元、累计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还引得许多国际友人摩拳擦掌,口中也念叨着“不是北欧去不起,而是哈尔滨更具性价比”,要来“打卡”。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第一波爆火,缘起“退票”风波。尽管网友纷纷抱打不平为冰雪大世界发声,但哈尔滨依然真诚致歉、整改退票,没有推诿责任,让人对其好感度迅速蹿升,劣势直接变优势。
紧接着,给冻梨精致摆盘、把交响乐演出搬进商场、在索菲亚大教堂升起人造月亮、中央大街铺地毯、从辽宁借千名搓澡大姨、把白狐抱出来当宠物、鄂伦春族也被请出来表演驯鹿,就连哈尔滨工业大学也直接打开校门,让游客参观。
再加上大街上遍地都是的“免费拉小土豆”的身价上不封顶的私家车、把烤红薯掰成两半还放俩勺子的摊主、把两块钱的萝卜生生给南方游客切成片的大爷、豆腐脑都开始变甜、拿着糖葫芦秒变夹子音的“公主请用”系列,着实让本地人直呼“没见过”,让辽宁、吉林两兄弟直呼哈尔滨是“恋爱脑”。网络上,哈尔滨也成为第一个有性别的城市“尔滨,男,身高185cm,讨好型市格”。
从始至终,只有人们想不到,没有哈尔滨做不好。哈尔滨各种花式“宠粉”,直接把旅游体验感和氛围感拉满。
与此同时,前去北上游学的11位身着橘黄色外套的小朋友,误打误撞成了全民关注的“广西小砂糖橘”。这群刚比行李箱高的小家伙,在哈尔滨、漠河等地被花式宠上天,旅程也引发了全网追更。东北人的热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小砂糖橘”们还在研学,广西就行动起来。1月5日,为回报“东北老铁”对南宁游学“小砂糖桔”们的全程关爱,南宁市组织的满载砂糖桔和武鸣沃柑的“爱心回礼”车队驶向黑龙江,供大家免费品尝。而在祖国第一缕阳光照耀之地——黑龙江东极抚远市,备好了10万盒优质抚远蔓越莓,1月6日发往南宁,供市民、游客朋友免费品尝。
广西崇左也官宣,从1月8日到2月8日,崇左45家A级旅游景区向东三省“老铁”们免费开放,只需凭黑、吉、辽身份证就能享受首道门票全免。网友感慨,“双向奔赴啊,南北联动一家亲,真好。”
紧接着,安徽、四川、甘肃、西藏、陕西、江苏、福建、山东等地的多个知名景区也对东北三省的游客官宣了免票、优惠等活动。
就在广西“砂糖橘殿下”前往漠河时,云南的“野生菌殿下”也抵达哈尔滨。网友们纷纷兴奋了起来,关于各地的小朋友改用什么名号勇闯哈尔滨的段子丰富了起来:四川的可以叫“小熊猫”,贵州“小茅台”,山西“小醋坛子”,天津“小麻花”,山东“小挖掘机”……各地文旅部门也纷纷行动起来,大有“东南西北”一起联欢的架势。
这个元旦,不止东北人,很多人都在这样的新闻中热泪盈眶。
从夏天的有“淄”有味到冬天的“滨”至如归,“教科书级”的城市营销范本背后,真诚都是必杀技。
在这持续的感动中,我们也不妨刷一点存在感,蹭一点热点流量。
在这场冬日里的奔赴中,满是真诚。真诚的邀约,真诚的推介,真诚的期待,每个城市特有的文化密码,开始被更多人看到、感受到。
不管是小杂技、小武术还是小铁狮子,我们也可以有闯四方的队伍。不管是南川老街、大运河畔、杂技大世界,我们也有可以接待四方的能力。
我们深知,看似突如其来的泼天富贵,其实都是久久为功的必然结果。不管一时的“顶流”能否长红,主动拥抱改变就是好的开始,积极推动改变就是好的过程。
如果说标签化是城市IP的显性标志,是城市IP的价值内核,那在这“泼天的流量”中,每座城市显然都可以打出自己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