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2日
第07版:07

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王汀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智慧源泉和内在动力,起到凝心铸魂、激扬力量、促进和谐的作用,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广大党员干部当绵绵用力、下足功夫,把文化振兴贯穿于推动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在深化文明乡风建设、做好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绘就乡村振兴斑斓画卷。

执以文铸魂之笔,绘精神文明新景象。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文化兴则乡村兴。乡村文化振兴要珍惜并保护好乡村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对于古村落、古建筑、古迹遗址等要加大保护力度,将这些见证了乡村历史发展变迁的景物打造成乡村的历史文化名片,留住乡村独有的魅力。

要进一步提高乡村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大力破除陈规陋习,坚持继承和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其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重要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不断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要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创新乡村文化。充分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宣传形式、建好传播载体,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把优秀传统文化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相结合,用精神文明提振“精气神”、传播“正能量”,让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

执以文化人之笔,绘文化生活新风貌。“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事靠人做,业由人兴。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受益者,必须要把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要坚持“富脑袋”,强化党建引领。在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推进移风易俗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多到群众家中唠一唠,帮助群众尽快转变思想观念。

同时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头遵纪守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要坚持“富口袋”,注重培育新农民。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传播新技术、普及新成果,培育一批留得下、带不走的“土专家”“田秀才”,让村民掌握脱贫致富的“看家本领”,不断增强本土人才的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充分挖掘培育乡土文化本土人才,支持乡村文化能人,打造一支懂文艺爱农村爱农民、专兼职相结合的农村文化工作队伍,推动农村文化市场转型升级。

执以文兴业之笔,绘产业致富新图景。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在“特”上见真章,不断探索乡村发展新生态,要依托乡村文化禀赋,培育乡土产业。

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乡土文化。对本地文化“特产”进行深度“加工”,推动农业经营向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转变,促进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风、一村一韵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开辟富民强村新渠道。发挥数字技术的“普惠性”价值和“赋能”作用,利用“三微一端”做好“宣传功”,讲好乡土文化新故事,加大宣传力度,激发乡村澎湃动能。探索智慧农业、直播电商、数商兴农新模式,拓宽销路助农增收,让村民鼓起“钱袋子”,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实现乡村“强富美”。

2024-01-22 王汀坤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6125.html 1 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