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5日
第06版:06

记忆里的高跷跑起来

曹治军 38岁 南川楼同乐会高跷队成员

记忆里的高跷跑起来

从元旦到现在,我们南川楼同乐会高跷队的队员们,每天都在为春节期间的表演加紧练习——和往年一样,今年的高跷表演依旧是从农历正月初六持续到正月十五,希望我们的表演能为大家带去一份喜庆。

踩高跷,是中国传统民俗活动之一,早在宋朝时就有春节期间踩高跷的习俗。在沧州,踩高跷的历史同样悠久,听身边老人说,光是南川楼同乐会高跷队就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我很小就对高跷产生了兴趣,三天两头磨着队里的老师们教我。6岁那年,我终于如愿,拥有了第一副高跷腿子,并在12岁那年成为南川楼同乐会高跷队的一名正式队员,开始参与演出。

那时候,高跷表演特别受追捧。每年春节表演至少要动用三四辆“大解放”,光乐器就要占一辆车。表演时,高跷队跑到哪儿,市民就跟到哪儿,热闹极了!

一转眼就到了2003年。那年,在一场全市文艺比赛中,我们高跷队获得了一等奖,那是我作为高跷演员最辉煌的时刻。

可没想到,就像烟花一样,高跷队很快没落,到2005年前后,踩高跷的活动已经越来越少了。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七一”前夕,我们又重新把南川楼同乐会高跷队组织起来,成员既有陈宝田、李文学、张庆华这些古稀之年的长者,也有马磊、马旺这些与我同龄的青年。

大家铆足了劲儿加紧练习,既是为了给党庆生,也是为了能让记忆里的高跷再度跑起来。说实话,10多年没练了,首次表演多少有些心里没底,但锣鼓声响起的那一刹那,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

这些年,人们对高跷表演的热情程度越来越高,每次演出,都有大批市民跟在队伍后面追着看表演,那热闹场面就和多年前一样。

从2021年开始,每年农历正月初六到正月十五,我们都会在市区运河两岸以及部分小区、广场进行义务演出。

为了加深人们对高跷这项民俗活动的了解,我在抖音申请了一个账号,经常在上面发布一些介绍高跷历史、展示排练过程的视频。

不仅如此,去年春节表演期间,我还从台前走到了手机屏幕后——我没有跟着队员们一起踩高跷,而是当起了网络主播。我一边向直播间里的网友们展示高跷表演的热闹场面,一边向大家介绍高跷队里的各种人物及故事,还有道具和动作。尤其当介绍到白娘子、许仙、姜太公、穆桂英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物时,不管是直播间里的网友,还是当时就在我身边的市民,纷纷发出惊叹:“原来高跷不光能看个热闹,还能学到这么多文化知识。”

在直播过程中,一位网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是沧州人,多年前去了外地,此后20多年没回来过。他在直播间里留言说:“我从小就喜欢高跷,离开沧州后再没看到过,看了这场直播,就好像又回到了家乡。”

眼下,距离表演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希望届时能为广大市民奉上一场场精彩的表演。

2024-01-25 曹治军 38岁 南川楼同乐会高跷队成员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6439.html 1 记忆里的高跷跑起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