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 言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今天是腊月十五,距离农历新年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相信不少人已经着手采买年货,各类庙会也开始操办起来。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凝聚着人民群众辛勤劳作后的丰收喜悦,也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愿,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仪式、扯不断的情感根脉。
可如今,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感受到的年味儿似乎越来越淡了。
年味儿都去哪里了呢?
其实,年味儿就藏在那首年俗儿歌里——“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不是年味儿淡了,而是我们的参与度越来越低了。
回想小时候,每到春节临近的时候,我们和家人一起围坐在桌前,剪窗花、写福字、蒸馒头,全家人一起扫房子、擦玻璃……“年”就在这一项项准备工作中,不知不觉地来到了。
可如今,一部分人,尤其是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出于各种原因,年俗实践少了——窗花、福字是买来的,扫房子、擦玻璃的任务也交给了家政公司……对年味儿的感知自然就淡了。
但令人欣喜的是,也有一部分年轻人将视线聚焦在了年俗上。他们对年俗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用他们的方式,为年俗文化的传承、年俗知识的普及作出贡献,在不同领域讲述着属于自己的文化故事,掀起最炫年俗风。
这既是对古老年俗的传承,也是一场自我发现之旅。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意义没有变,相信随着更多年轻人开始重视并保护、传承年俗文化,古老的春节将继续焕发出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