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6日
第07版:07

模拟供应链 打通产供销痛点

本报记者 吴 梦

包装机械数字化生产

包装机械出厂调试

面对订单延期交付痛点,朗锐包装从实际出发,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搭建起数字化的产供销一体化场景,用数据驱动生产,通过模拟供应链以及制造环节,寻找风险点并进行调整,释放符合实际内外部资源的生产计划安排,提升生产效率,保证订单的最终交付。

智能生产 确保订单按期交付

作为非标产品,大型包装机械生产复杂多样,时常出现订单延期情况,但这种情况在朗锐包装技术(沧州)有限公司却很少发生,订单按时交付,让他们牢牢抓住了客户的心。

1月22日,记者走进朗锐包装,在组装区看到两台大型包装机静立在中央,随着一名工人接通电源,机器立刻运转起来,随后众多5公斤规格的包装袋被纷纷填满送下生产线……

“这是一家世界500强企业订购的大型宠物食品包装机,现在开始试生产,调试完毕后,准备明天按时交付客户。”公司总经理刘瑞松笑着说。

朗锐包装是一家生产包装机械设备的企业,以前订单时常有延期交付的现象。“我们的客户主要是世界500强企业,订单按时交付是基本要求,但之前由于生产流程漏洞,造成公司生产效率不高,常常出现订单交付延期现象,直接影响客户的生产。为此,我们近年来开启智能化改造,用数据驱动生产,提升生产效率,确保订单按期交付。”刘瑞松解释说。

朗锐包装在2020年,以SAP系统为基础搭建起数字化的产供销一体化场景。在这一场景中,公司初步实现了智能生产,场景通过销售订单和销售预测传递需求,运营管理部门进行模拟供应链以及制造环节,寻找风险点并进行调整,依据模拟结果,释放符合实际内外部资源的生产计划安排,保证订单的交付。

通过场景应用,解决了生产交付过程中的物料短缺、生产人员闲置、库存物料周转慢以及交付时间长等问题。使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规范化、标准化,帮助公司改进和提升了管理水平,提高了整个公司的运作效率。计划性采购、生产部门、技术部门结合在一起,库存货期信息共享可见,缺件可及时反馈给技术部门进行替代选型,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生产计划实时调整和优化。

物料选取 3天缩短为4小时

除了确保订单按时交付,平时的物料管理也是让公司头痛的事情。

物料繁杂,工作人员为取一个物料需要来回走动,甚至还得搬着梯子爬上爬下……这是人们对传统制造企业仓储区的印象。但朗锐包装的仓储区干净整洁,只有1名工作人员,按几个按钮,物料拣选工作就完成了,高效顺畅的操作使仓库形象焕然一新。

幸福来得如此轻松,也得益于朗锐包装搭建起数字化产供销一体化场景。场景将物料管理纳入到智能生产中,4台约两层楼高的银白色自动立体货柜矗立在车间,甚是壮观。每台货柜设置1个取货口,小而重的物料一层一层整齐地排列上去。输入对应编码后,货架自动降到取货口。

数据工程师韩笑介绍,数字化产供销一体化场景利用物联网技术,将仓库内的设备、货物、人员等信息进行连接和数据采集,实现实时的监控和管理。支持条码、扫描枪等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提高仓库作业效率和准确性。自动立体仓库是智能仓储的核心组成部分,用于工厂各种物料的储存和管理,操作员只需简单地将装载有关物料的托盘调取到拣货区,便可保存或快速取回所需物料。同时,结合SAP系统,可以实现货物的快速出入库和高效盘点。

以目前公司准备交付的大型宠物食品包装机为例,一台设备由3000多个配件组成,大约需要500种物料,从智能立体仓库取出全部物料需要4个多小时,而在以前人工把物料找齐却需要3天。另外,得益于自动货柜的高度优势,一台占地14.3平方米的立体货柜实际能提供280平方米的存储空间,使原来存储2500种物料的仓储面积从200平方米缩小到50平方米,大幅降低了仓储面积,提高了仓储空间利用率。

数据优化 进一步挖掘场景潜力

现在,产供销一体化场景在生产中发挥效能的同时,场景还在售后服务中初显优势。

“场景主要利用在设备上安装远程控制模块,通过物联网连接,以采集运动控制器的相关参数信息,同时将采集到的运行参数信息传递至云端,电气工程师可通过云平台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下发控制命令,从而实现远程控制。”韩笑打开正在组装的一台产品介绍。

针对客户现场设备出现的故障,售后人员能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设备,根据读取到的报警信息以及状态位的监控进行诊断,并远程修改程序,使设备尽快恢复运行。

通过快速响应客户需求,解决产品故障,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快速提升,玛氏、宝洁、联合利华等国际知名企业都选择多次回购朗锐的产品。

同时,维修效率同步提高。通过智能化维修设备和远程诊断系统,维修人员能够快速定位和修复产品故障,维修周期缩短了20%。维修成本也同步降低,通过远程维护优化,节约了企业和客户的运营成本。

韩笑表示,产供销一体化场景帮助企业初步实现了智能生产,抓住了客户的心,但还有很多潜力可以挖掘。

“产供销一体化场景是一个很好的管理工具,随着我们理解的不断深入和更多数字技术的成熟应用,其潜力将进一步显现出来,让我们很是期待。”韩笑说。

“为进一步挖掘场景潜力,我们将以优化数据为基础,实现内部流程的进一步优化。目前,公司只积累了3年左右的数据,数据积累还很薄弱,对优化内部流程的参考意义有限。随着数据不断积累,将有更多的数据和数字化管理方法放入场景中,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精进管理模式,实现业务流程的进一步优化,这是一个累积的过程,需要静静等待。”韩笑对产供销一体化场景充满期待。

2024-01-26 本报记者 吴 梦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6553.html 1 模拟供应链 打通产供销痛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