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30日
第02版:02

千里归途 温情护送

——市救助管理站送陕西受助人员党仓建回家的故事

本报记者 康学翠 本报通讯员 胡长栋

历经14小时,辗转1200多公里,日前,56岁的党仓建终于回到了阔别6载的家乡——陕西省宝鸡市。行动不便的他,做梦也没想到,能在2024年春节前返回家乡,瞅着家乡的一草一木,他眼眶通红:“谢谢沧州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谢谢你们送我回家。”

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是在今年1月3日认识党仓建的。那天,火车站警务室人员将党仓建送来,“与其他流浪人员不同,他精神正常,意识清醒,只是双腿不能行走。”接待的工作人员回忆说。与党仓建细聊后得知,他患有小儿麻痹症,无儿无女,大约在2016年离开家乡,只身一人来到南皮县,曾在一个小工厂里当门卫,后来患上风湿,随着病情加重,双腿无法行走。党仓建想回家,可身体的不便让家乡变得遥不可及。

“先治病,再送他回家。”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商议后,将党仓建送到市人民医院,经医生诊断,党仓建患有低蛋白血症、肺气肿,并有皮肤感染、尿失禁等症状,医生对症给予治疗。住院期间,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轮流去医院看望党仓建,随时和医生沟通病情,党仓建感激不已:“大家待我真的像亲人。”

考虑到党仓建归乡心切,随着他病情好转,市救助管理站开始安排他返乡的事宜,他们协调公安机关帮忙,联系上了宝鸡市救助管理站,双方就党仓建返乡及返乡后的生活安排进行沟通协调。因为路途遥远,考虑到党仓建身体虚弱且无法行走,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决定用救助专车直达护送,并组织了一支临时护送队伍。

1月17日晚,征得医生的同意后,党仓建踏上了返乡路。工作人员在救助专车内铺上两层被褥,将党仓建小心抬进车内,为他盖好被子,开始了长达1200公里的护送行程。“离家真是太多年了……”车上,党仓建目不转睛地盯着车顶,喃喃自语。护送人员见他情绪激动,和他聊起家乡,聊起以后的打算,党仓建越说越兴奋,激动得难以入眠。护送时,恰逢雪后,他们克服了途中的大雾、路滑等困难后,1月18日中午安全到达目的地。

据介绍,目前,宝鸡市凤翔区民政局正给党仓建落实“五保”政策,将他统一纳入集中供养。返回沧州的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不放心党仓建,联系了宝鸡市救助管理站,得知党仓建以后的生活有了保障,才放下心来。

党仓建的故事是我市众多救助故事中的一个。一直以来,市救助管理站遵循“先救治,后甄别;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对流浪乞讨人员、身体状况特殊或危重病人,都是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救治。市救助管理站相关负责人表示,救助工作不仅仅是帮助受助人员回家,还要让他们感受到沧州这座城市的温暖。

2024-01-30 ——市救助管理站送陕西受助人员党仓建回家的故事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6950.html 1 千里归途 温情护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