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康学翠 通讯员朱林林)“太感谢你们了,我们的诉求有希望了!”张某在东光县东光镇一家企业工作,2022年年底因工受伤,其诉求多次被企业拒绝,与企业爆发矛盾。得知情况后,东光镇派出所民警先期处置,同步向司法所、律师事务所推送相关信息,并将相关情况通报至辖区劳动监察部门。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在劳动监察部门的监督见证下,共同对工资报酬进行了复核确认。
矛盾的化解得益于东光镇派出所建立的“324”多元立体调处化解新机制。东光镇派出所积极探索推动矛盾纠纷化解由公安“小闭环”向党政“大闭环”拓展,向基层“微闭环”延伸,实现纠纷联调、矛盾共商,建立起“三所联动、两格融合、四联共建”的“324”多元立体调处化解新机制,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所联动”即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联动共治、调处化解。派出所民警导控局面;司法所人民调解员听取诉求、答疑解惑、提出方案;驻点律师向纠纷双方提供法律援助。
“两格融合”即推动“警务网格+综治网格”融合建设。利用与街道同址办公的条件,东光镇将警务工作与社区工作捆绑合并,牵头社区、物业化解邻里积怨。调处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分别在派出所、社区两处调解室同步交叉接受调解,将“交叉复治”整合为“一体善治”,规范了“警网融合”闭环流程。
“四联共建”是依托综治力量“警网融合”机制建设,形成信息联通、矛盾联调、风险联控、命案联防的“四联”工作体系。将矛盾纠纷细分为“萌芽类”“关注类”“重点类”三大类,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在不同级别的平台化解。初级平台以“基层义警+社区民警”为主,对婚姻家庭、销售纠纷等“萌芽类”矛盾纠纷,派单式精准调解。二级平台以“司法调解员+律师+民警”为主,对引起轻微治安案件的“关注类”纠纷,在调解室联调化解。三级平台为一站式矛调中心,选派经验丰富的民警进驻,与有关部门高效贯通,共同化解“重点类”矛盾纠纷。
据悉,依托“324”多元立体调处化解新机制,去年东光镇共调处矛盾纠纷300余起,调处成功率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