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狮城大地,许多地名里蕴含着“龙”元素。龙华店、龙王李、仵龙堂、龙屯、龙王庄、龙关、龙驹……地名背后,藏着与龙相关的神秘传说和故事,那是属于一代又一代当地人的记忆。
献县龙驹村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朝政权建立新朝,引起天下大乱。汉朝更始帝刘玄让刘秀担任大司马职务,并派他手持符节带领人马巡行河北,安抚郡县,扩大地盘。
当时,邯郸有个人看到有利可图,就冒充是汉成帝的儿子,起兵号召天下。听说刘秀到河北,便张贴告示要捉到刘秀。刘秀到达蓟州后,有人贪图封赏,率兵追杀刘秀。但因兵微将寡,连吃败仗。
这天,刘秀又遇追兵,人和马都被冲散,只好步行而逃。眼看后边的追兵即将到来,刘秀看见道旁有一匹高头大马,就骑了上去。这匹马英俊健壮,风驰电掣一般,可它却只在河岸上奔跑,不肯下水过河。追兵越来越近,刘秀急得连向马背狠抽两鞭,马纵身入水,涉河而过。上岸后走了不远,马就倒在地上化成了一滩泥,只剩下一个马头。刘秀十分感慨地说:“我以为你是一匹宝马龙驹,原来是个泥马头。”
据说,献县的龙驹、泥马头两个村庄,由此而得名。
沧县仵龙堂
沧州城东南约25公里的沧县仵龙堂乡,1500多年前,叫仵清村。
据说,村里有位单身的李老汉,住着两间破草屋,种着二亩薄田,年逾五旬,仍未成家。乡亲们觉得李老汉忠厚老实、勤俭持家,就凑钱给他娶了一个老伴儿。老伴儿怀胎36个月,才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仵龙。仵龙生来聪明伶俐,力气过人,3岁时能帮助母亲抬水,5岁时能替父亲犁田。
有一年大旱,多日无雨,人们挑了一天水也浇不了半分地。李老汉愁得眉头紧锁,每天唉声叹气。仵龙心疼父亲,便不声不响地来到井旁,然后化作龙形将尾巴伸到井里,提起来一甩就是一片水。就这样一提一甩地浇起农田来,忙了三天三夜,把全村的地都浇完了。
由于太过劳累,仵龙回家倒头便睡。睡着睡着就现了原形。李妈妈进屋一看,床上竟盘着一条龙,吓得大叫一声就往外跑。叫声惊醒了仵龙,仵龙觉得自己吓坏了母亲,闯了祸,便腾空而起,离开了家。失去儿子后,老两口整天哭哭啼啼、双双病倒。
东海龙王的三太子小白龙掌管这一带的旱涝雨情,但他不顾百姓的安危,致使庄稼一连三年颗粒不收,百姓们恨透了小白龙。
这年六月二十八,阴雨绵绵,老两口正在思念儿子,忽然屋门打开,仵龙回来了。仵龙听说小白龙为非作歹祸害百姓,气得暴跳如雷。
不久,小白龙又来作恶,仵龙腾空冲上前去质问。只见乌云滚滚,两条巨龙上下翻腾,搅作一团。仵龙向左一转,翻身向下,一口咬在小白龙身上,顿时鲜血倾如雨下,坠落到地上。
老龙王听说仵龙杀了三太子,立刻传旨,押仵龙前来问罪。仵龙见了老龙王大声申辩:“小白龙作恶多端,我为民除害,何罪之有?”老龙王不知如何回答,便用一根铁链把仵龙锁压在小白龙坠地的清池中。
百姓们非常同情仵龙的遭遇,深感他的恩德。为使仵龙永远得水,在清池之下修了八角井,直通东海,并在井旁修建了仵龙祠奉祀。
为了世代记住造福于民的仵龙,人们把仵清村改为仵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