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19日
第05版:05

保定园:

沿着府河“读”保定

本报记者 宁美红 本报通讯员 杜 浩

来到保定园,被园门前的冲天牌楼定住了神儿。

人站在地面上,似乎变得渺小,需配合着它抬起头,才能将全部景观收入眼中。经典的红蓝配色,庄重大气,颇有古城的建筑风貌。牌楼牌匾上,“府河印象”四个大字清晰可见。府河与保定有什么渊源?园内又藏着什么故事?不由向内探寻。

首先,迎着视线的是一面浮雕景墙。只见墙上清晰雕刻着保定府的城市空间分布图,府河在整个城内蜿蜒流淌。原来,府河是保定的母亲河,保定园的景观也以府河为中心展开。

绕过浮雕景墙,一处明清风格的四合院出现在眼前,红门、白墙、青砖,再加上水面上那晶莹剔透的“冰纱”,只觉心旷神怡,不知不觉就成了这景中人。院内假山、绿植交错,更添水院人家的悠然意境。

据工作人员介绍,古时,保定许多居民依河而居,这里便是以府河沿岸人家为原型,采用四合院的形式,来表现当时的居住环境。记者恍然大悟,怪不得一接近就觉得莫名亲切,或许这就是“家”带给人们的天然感受。

走出四合院,水面变得更开阔,远远望去,原木色的水车定在水中,似一幅岁月静好的农耕图。近处,几个雕塑小品立在岸边,搬着重物的、提着重物的,再现了府河码头人来人往的繁荣景象。

顺着水的方向继续向里走,突现假山和景石,水也在这儿断了头。原来,这不是水的“归宿”,而是水的源头。据工作人员介绍,府河发源于一亩泉,而这里,正是保定园的“一亩泉”。相传,自元代起,保定引一亩泉水进城,经古莲池后汇入府河。到了乾隆年间,保定大规模修浚府河,府河像一条纽带,把保定不同的地点连接起来。

再回到进门时的冲天牌楼下,才发觉,原来一进园,冲天牌楼两侧就有水系,而整个保定园,大半由水系合围而成,这也与府河的主题不谋而合。

河流是大地的动脉,世代滋养着大地、哺育着百姓,府河流过,才造就了这片土地的精彩故事和美好景观。府河发源于一亩泉,以一亩惠泽千里,逛完保定园,读懂了河流被称为母亲的意义。

2024-02-19 本报记者 宁美红 本报通讯员 杜 浩 保定园: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9203.html 1 沿着府河“读”保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