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表演、非遗体验、新春灯会、巡游贺岁……春节假期,吴桥县不断丰富文旅供给,推出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旅游活动,在浓浓年味中,景区和商圈呈现一派红火景象。
新春庙会 人潮涌动
正月初一,八点半,杂技大世界景区,随着高亢的鼓乐响起,伴着新春版开城仪式,龙年新春庙会正式开始。
吴桥县是著名的“杂技之乡”,逛庙会是吴桥的传统民俗,也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元素。今年春节,吴桥县充分挖掘特色资源,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传统节日深度融合,为游客准备了“新春非遗庙会”特色旅游活动。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市民和游客在庙会上观杂技表演,看高跷巡游,品非遗美食,买非遗产品,领略原汁原味的非遗之美,在热闹红火的氛围中,感受浓浓年味儿。
杂技大世界江湖文化城内游人如织,独台戏、鼻奏唢呐、上刀山、蹬大缸、单手拍砖等精彩非遗节目轮番上演,杂技艺人展现惊险绝活,引得观众惊叹连连、笑声不断。“刚坐进大缸时确实紧张,感觉心脏都要跳出来了。随着演员转起大缸,坐里面感觉很稳,扎实的蹬技给了我足够的安全感。”一场非遗体验后,来自天津的游客黄金荣连连称赞。
在江湖大剧院,全新版龙年新春《江湖秀》、欢乐幻彩大巡游、梦幻高跷嘉年华、快闪“欢乐中国年”等精彩节目,让游客和市民感受到了杂技的现代之美,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非遗杂技、舞蹈音乐、汉服迎宾秀等节目与游客一起互动,让游客近距离体验不一样的民俗文化活动,感受地道中国年味、近距离体验非遗文化。浓浓年味儿醉游人,新春庙会客如潮,正月初一至初八,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共接待游客20.19万人次。
“龙”重登场 共度新春
设计精美的龙年花馍、寓意吉祥的龙年剪纸、满载祝福的龙头帽……吴桥县非遗传承人巧手贺新年,推出多款龙年主题非遗作品。
大年初六,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非遗小铺前挤满游人,民间手艺人武虹热情介绍龙头帽、布艺龙等非遗作品,“龙”元素布艺作品既体现了龙的神韵和气势,又包含着浓浓的中国年味儿。
“龙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为了庆祝新春,我专门设计制作了龙头帽。”武虹介绍,她把龙头帽上龙的眉毛设计成鱼的形状,代表着年年有余、吉庆有余,龙口含的龙球用中国传统绣球做成,龙脸上的盘丝是如意花纹,龙脊是用六片如意连接而成,象征着六六大顺,再将如意盘绣上福字,通过一针一线表达对中国年的祝福和新春的美好愿景。
江湖文化城内,剪纸艺人马建海将民俗生肖作为剪纸主题和元素,巧手剪出了龙年味道。一条条巨龙在红纸上冲出云霄,祥云相伴,为游客送上龙年祝福。
“纯手工杂技面花、新春面花预订中……”花馍传承人梁红军也不闲着,在朋友圈里吆喝着卖起花馍。经过和、揉、擀、切、捏、包、卷等多道工序,普通的面团在她的巧手下,变成一件件栩栩如生的面艺作品,吉祥龙、福糕、元宝等龙年主题花馍作品造型新颖、生动传神,通过指间生花变成龙年舌尖上的美味。
传承非遗技艺,把非遗元素融入浓浓的年味,吴桥县非遗传承人通过各种国风元素诠释出最新、最潮的年味。吴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洪菲菲表示,将推出更多龙年主题非遗活动,把非遗融入日常生活,让古老的传统文化以新面貌为现代人所用,为大家留住美好的年味儿记忆。
夜游盛宴 流光溢彩
新春灯会、空中飞龙秀、非遗打铁花……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精彩非遗项目集中亮相“江湖之夜”活动,精心打造集传统灯展、民俗表演、非遗展卖、美食品鉴等于一体的夜游盛宴,游客和市民共享璀璨夺目的现代光电技术。
新春灯会现场人头攒动,本届新春灯会以“福龙贺岁”为主题,以文化典籍《山海经》为设计蓝本,将年节文化、传统民俗、科技互动等元素充分串联,布置了12组“龙”元素主题灯组、千余组氛围灯,带领游客和市民共赴一场穿越千年、横贯古今的光影之旅。活动从腊月二十三正式启动,将持续到元宵节。
流光溢彩的灯光中,江湖文化城内精彩的杂技表演和歌舞节目轮番上演,灯火和声乐共同营造出欢乐祥和的年味。
各式各样的花灯尽显风采,唤起了市民宋瑞海的回忆。“过了80多个春节,感受到了日子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富足。”宋瑞海说,和家人在璀璨的灯火里看杂技、赏花灯,感受到了家国平安、国家昌盛,心里满是浓浓的幸福感。
借助科技手段,传统灯会有了新的表达方式。今年灯会增加了“神龙召唤”“年年有鱼”等投影项目,游客切身感受“AI智秀”的力量,徜徉在氛围浓浓的中国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