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窦爱丽
为适应新时代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要求,献县牢牢把握“组织领导、过程管理、成果运用”三个重点环节,高效推进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切实发挥好档案在干部人事工作中的基础服务作用,为县委选人用人提供服务便利。
注重组织领导,夯实工作基础。制定《献县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内容、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听取工作进度,压实责任,确保档案数字化建设如期完成。通过邀标方式,确定资质齐全、经验丰富的数字化服务公司作为档案数字化服务加工方。主动加强与财政、行政审批等部门对接,按程序做好项目申报、项目评审、项目审批、经费保障等工作。积极协调确定档案数字化加工室,购置配备专用计算机、服务器、高清扫描仪、打印机等必要硬件设施,档案数字化加工软件、杀毒客户端、办公软件等必要软件,为项目实施提供软硬件保障。
注重过程管理,保障工作质效。建立完善全流程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意识、保密意识,与业务人员签订《保密承诺书》,安装全流程实时监控系统,在档案出库、扫描处理、目录著录、数据质检、验收移交等各环节加强管控;双人、双审填写核实档案数字化加工出库单、回库单,共填写出库、回库验收单80份,确保每一卷档案、每一步加工过程有登记、有溯源,防止在档案分类管理、查缺补漏、扫描处理等环节发生丢失、损坏等情况。在确保档案纸质材料和数字化成果绝对安全的基础上,高效推进数字化建设进度,已完成干部档案的数字化制作2000卷,形成打印档案目录2000份,高清处理档案2000卷。
注重成果运用,提升选用精度。明确专人负责档案数字化建设后期维护,及时对新形成的归档材料进行整理、数字化扫描,保证数字档案和纸质档案同步更新。着力加强数据化分析,探索建立档案数字化建设成果运用机制,充分发挥数字化档案对干部精准识别的辅助作用,根据管理权限、科室职责,为相应科室开通对应级别查阅权限,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为强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及时精准的参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