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气温回升,运河区世纪府邸小区健身广场热闹起来。老人们在健身器材上锻炼,孩子们则玩着滑梯。此处成为附近市民又一健身游玩场所。记者从市体育局获悉,去年,我市大力加强城市体育设施建设,充分利用街角街边空地,打造体育休闲场地健身的“金角银边”,全年建成健身设施1048处、体育公园18个。
泊头大运河山楂园里,新装健身器材与园区相得益彰,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这里空气好、风景美,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欣赏美景,心情也好。”泊头市民刘庆来说,每天早晚,他都会来大运河山楂园里锻炼。
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健身设施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体会到家门口健身的便利,感受到运动休闲带来的快乐。
我市以实施体育惠民工程为抓手,持续完善提升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泊头大运河山楂园、运河区民族团结主题公园等18个体育公园,并在这些公园装配健身器材。同时,在全市社区、城市公园等地建设社会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等,打造城市社区“8分钟健身圈”。全市去年共建设社会足球场21个,篮球、羽毛球等其他球类场地60个,健身步道30条。
我市在大运河文化带项目建设中植入体育元素,沿运河两岸铺设健身步道,建设体育场地设施,全力打造运河体育文化旅游带。
结合城市更新,按照“因地制宜”“一处一策”原则,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解决群众“去哪儿健身”问题。在市区永济路改造提升中,沿永济路建设10处街角游园,并配套设置体育设施。
同时,实施乡镇补短板工程,市级投资200余万元,为11个县(市、区)建设6个足球场、11个篮球场,为农村构建高质量运动休闲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