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05日
第07版:07

拒绝脊柱侧弯 守好身体“顶梁柱”

■ 本报记者 康 宁 本报通讯员 苗 欣

资料片

日前,我市将青少年脊柱侧弯防控工程列入今年20项民生工程之中。本月中旬,全市中小学生脊柱侧弯防控工作将全面启动。内容包括组织全市120万中小学生进行脊柱侧弯筛查,更新建立学生电子健康档案,开展脊柱健康知识宣传,组织防控机构参加脊柱侧弯防控技术培训班,对脊柱侧弯筛查异常学生开展自愿性干预治疗,保障青少年脊柱健康。

如果你家孩子总是含胸驼背头前伸、身板不正腰不直、双腿长短不一合不拢、走路摇晃易摔倒……出现以上异常姿势时,要警惕脊柱侧弯!

青少年脊柱异常多发

早期表现隐匿易被忽略

“今年来门诊的脊柱侧弯青少年患者,比去年明显增多。”陈华说,高低肩、身体变形等异常体态,易造成患者心理障碍,影响他们健康成长。

青少年脊柱侧弯早期表现隐匿,很多症状因不明显而被忽略。

有些青少年出现驼背、高低肩等情况,家长以为只是习惯不好,没有重视。由于青少年骨骼尚在发育中,病情会迅速发展,若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会形成严重畸形,甚至影响心肺功能正常发育。

“在所有的脊柱侧弯青少年中,只有2%的患者需要手术,绝大多数患者都可在发病早期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调整姿势、手法复位、佩戴支具等方法治愈。”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发现孩子双肩不等高,衣服领口总歪、后背一侧隆起、走路骨盆倾斜时,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这些都是脊柱侧弯的早期信号。

80多家机构助孩子挺直脊梁

我市组建了市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弯防控中心,在各县(市、区)遴选了80多家筛查机构和防控机构,对全市所有适龄青少年进行脊柱侧弯筛查。筛查结果将通过筛查仪自动上传至系统,学生家长可用手机扫描查询码查询筛查结果。

陈华表示,学校和家长应该重视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脊柱侧弯问题应及时治疗。

“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是正脊的有效方法。”陈华建议,青少年每天中高强度运动(有氧运动)累计不少于60分钟,每周锻炼肌肉力量或做抗阻运动不少于3天。可增加一些对称性的背伸肌群的锻炼或牵拉,以及脊柱核心肌群的锻炼,如背肌练习、单杠、平板支撑等。尽量避免以单侧为主的运动,如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

同时,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纠正不良站姿和坐姿,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不久坐,课间或休息时做一些放松颈肩腰背及四肢关节的动作。

此外,我市还组建了市级脊柱侧弯防控工作专家小组,依托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康复院区),成立了市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弯防控中心。对于筛查中显示异常的青少年,中心将依照其脊柱侧弯的程度和具体情况,按照“一人一策一方案”的方式,制定不同的防控和治疗方案。同时,中心将指导各地防控机构按照省市两级规范的技术标准,给确诊脊柱侧弯的学生,制定中西医结合干预的治疗方案。

■链接

预防脊柱侧弯小动作

靠墙站立:每天贴墙站立10分钟,注意将后脑勺、肩胛骨、臀部、小腿肚四点贴于墙面,此姿势有助于保持脊柱正常生理曲度。

单杠悬吊双手:紧握单杠,全身放松,让身体自然下垂,每次静态维持10秒至20秒,跳下休息1分钟,重复10次左右,可根据身体情况调整次数,这个动作使脊柱在重力的作用下得到一定程度的被动拉伸。

小燕飞:俯卧在垫子上,双上肢放置于身体两侧,躯干和下肢尽力向上伸展抬起,仅留下腹部着地,每次静态维持5秒至10秒,重复30次左右,可根据身体情况调整次数,这个动作可将脊柱向中线挤压,使腰背肌紧张,减轻侧弯。

去年,小军(化名)在学校组织的脊柱侧弯筛查中,被查出肩膀不一样高,被诊断为特发性脊柱侧弯。之后,他每周都要到医院进行康复训练。如今,小军的脊柱侧弯情况有了明显好转。

去年,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教育局,对全市青少年进行脊柱侧弯筛查。共完成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1231478人,筛查出脊柱异常学生43630人,占比3.54%,其中,超四成是小学生,年龄最小的仅6岁。

“长期坐姿不良、低头玩电子产品、缺乏锻炼、背过重单肩背包等习惯,导致脊柱侧弯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日趋低龄。”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康复科主任陈华说,主要表现为青少年高低肩、双腿不等长、肩胛外扩以及圆肩驼背等。

2024-03-05 ■ 本报记者 康 宁 本报通讯员 苗 欣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20826.html 1 拒绝脊柱侧弯 守好身体“顶梁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