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06日
第7R版:

朗吟楼诗

明·沧州 朱用锦

南湖已去洞庭鹤,沧海何当遇醉仙。咫尺邯郸犹有枕,苍茫云梦岂无缘。疏疏柳外窥金谷,曲曲阑中辨画船。每遇烟花宜豁目,若临风雨倍增怜。墙边薤露凝荒冢,楼角春林叫杜鹃。涌翠亭皋波潋滟,带霞城郭望缠绵。潇湘四绝争裁赋,江海群英尽入筵。好把青蛇多置酒,吟酣羽客啸翩跹。

“幞沧西南,水行三四里,苍壑翠壁之上,多楼阁焉。红檐咬雨,绿甍铺鸳,襟浣花洲,枕石塘渡,弘然矗秀于漕河之上者,朗吟楼也。”这段优美的文字出自明代沧州名文《游朗吟楼序》。作者是朱用锦,写的是明崇祯二年、名人雅士在朗吟楼上宴饮欢娱的盛况。人们或清谈、或鸣琴、或吹箫、或击筑、或歌舞、或围棋、或绘画。独骝山朱用锦喝得酩酊大醉,醉中如见群仙毕至,与众人欢聚一堂。一时间朗吟楼上竟分不出谁是客人、谁是仙人。这首诗便出自这篇文章。

诗歌大意是:南湖中的白鹤已向洞庭湖飞去,什么时候人们能再在沧海边遇到这个三醉之仙。距此咫尺之遥的邯郸尚余黄梁一梦的高枕,苍茫的云梦泽之中又怎能与他无缘?向稀疏的杨柳之外望去,依稀可见当年石崇的金谷园,曲折的栏杆中分明可见眼前运河中的画船。每当烟花三月,春天绮丽的景色令人豁目,如果遇到风雨来临,那景象就更加可爱。墙边荒冢薤叶上的露水干了又凝,而生命逝去不能再来,又听到城角的春林中杜鹃依然在放声歌唱。翠色奔涌的亭皋边清波潋滟,霞光笼罩的城市放眼望去绵绵不断。潇湘四绝争先恐后吟诗作赋,五湖群英都参加了盛宴。他们手把青蛇宝剑潇洒而来,主人还应多多备酒,畅饮豪吟之后,仙人们会翩翩起舞尽情长啸而歌。

多么绮丽的诗句。而作者朱用锦也实在是我们沧州人不应该忘记的一个人物。朱用锦(1601—1642),字念严,沧州人。崇祯十年进士,初任山东泰安州知州,莅政严明,病请回籍。值后金兵犯畿辅,破名城如拉朽。用锦激励义勇,守沧州城,竟获安。崇祯十三年,岁大饥,用锦出资远籴,煮粥赈贫。更修筑沧州城,不费官帑,不扰民间,甫四旬而工竣,而久已染疾的朱用锦,呕心沥血,精疲力竭,他永远的去了!那一年,他仅仅39岁。

这是朱用锦所不知道的。在他走后,整个沧州城停止了正常的运作。没有了舂米声,没有了捣布声,没有了喊镖声,也没有了叫卖声……这是沧州自建城以来的第一次,一座城为一个人送行。

杨景春 齐斐斐 整理

2024-03-06 明·沧州 朱用锦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20930.html 1 朗吟楼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