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的小朋友们:希望这些衣服能够为你们送去温暖,也希望你们可以主动去帮助其他小伙伴,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3月5日,在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市实验小学全体师生牵手沧州善行公益团队,为彝族聚居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的小伙伴们捐赠衣物两万余件。每一个包裹中那些写满祝福语的小卡片,都饱含着孩子们的真情。
近年来,市实验小学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融合在校园生活之中,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健全思政体系
抓好课堂主阵地
新学期伊始,各班班主任就利用主题班会,带领学生学习民族知识、唱民族歌曲,观看民族融合团结发展的视频。同学们还分享了自己了解的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特色服饰、饮食,深情讲述张骞出使西域、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等历史故事,以及孔繁森、宋柏艳等先进人物的事迹,并将自己的感悟记录在一幅幅精美的手抄报上,用画笔描绘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美好画面。
市实验小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党支部主题党日、党员学习、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的重要内容。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以“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为育人目标,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政治站位,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营造浓厚氛围。
“热血浇灌巡逻路、雪山之巅铸忠诚”“学党史、感党恩、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回眸百年党史、致敬同龄英雄”“致敬英雄母亲、厚植家国情怀”……一系列主题鲜明的国旗下演讲,不断深化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教育。
与此同时,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在四、五年级开设《民族常识》校本课程;调动各科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入挖掘和梳理学科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活动和教育实践中。
依托德育活动
夯实思想根基
《抗日英雄马本斋》《草原英雄小姐妹》《彝族雄鹰杨国祥》……在“石榴花开心向党 民族团结一家亲”讲故事比赛中,三年级16个中队的少先队员们以生动的语言、饱满的激情、鲜活的事例,动情讲述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的感人故事,深情讴歌各族同胞间的真挚情感。
利用校园微信公众号,市实验小学连续播出由共青团中央推出的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系列动画片《兄弟姐妹一家亲》,制作《民族团结知识应知应会》,转载“中国民族报”客户端小宁大讲堂动漫故事,不断加深孩子们对于“民族团结”的认知和理解。
录制民族团结儿歌小视频、绘制民族英雄系列绘本、寻访少数民族优秀代表,成立红领巾宣讲团广泛开展少数民族英雄先进事迹宣讲……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沧州轮台手拉手
共叙民族团结情
今年春节前夕,市实验小学与新疆轮台第一实验小学共同举办了“沧轮联谊情意浓 翰墨飘香迎新春——写春联 贺新春”活动。两校师生相聚“云端”,书写出满载深情的春联和福字,彼此送上诚挚的新年祝福。
自2019年结为“手拉手”学校以来,市实验小学和新疆轮台第一实验小学不仅在校园文化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育管理方面相互交流、资源共享,而且,每逢“六一”儿童节、端午节等节日,两校都会通过网络直播,深入互动交流,两地师生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去年9月,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沧轮儿童心连心”两地儿童结对交流仪式上,远道而来的新疆小伙伴们走进市实验小学,在同学们的讲述中了解沧州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著名地标,为大家展示充满民族风情的歌曲和舞蹈。两地学子互换礼物和连心卡,共同参加趣味运动友谊赛,其乐融融。
今年元旦,两校学生又以书信的形式传递友谊。一声“你好”跨越千山万水,一封封饱含美好友谊的信件,传递着民族团结的真情。鸿雁传书加深了两地少先队员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融,在队员们心中搭建起一座互敬互爱、互帮互助、互联互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