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敢于善于斗争,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当前,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面对着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意味着面临更多的风险挑战。广大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锤炼“化危为机”的过硬本领,在时代大潮中扬帆起航、劈波斩浪,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贡献智慧和力量。
凝聚“纵有狂风拔地起,我亦乘风破千里”的政治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牢记,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钙”足则神凝。有多坚定的信念,就有多勇毅的行动,年轻干部要把好理想信念这块“压舱石”,面对危机来临时,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要切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唯有如此,才能在面对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时,用“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和“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执着孕育新的生机。厚植“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贯彻群众路线,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锚定“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时刻站稳人民立场,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无穷的力量,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书写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壮美篇章。
增强“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的忧患意识。“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见微知著是一种深刻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面对各种挑战、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生存智慧,也是促进国家进步和民族振兴的动力源泉。年轻干部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练就“一叶知秋”的敏锐,擦亮识别风险的“火眼金睛”,学会科学预见事物发展走势,清楚知道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未雨绸缪、提前谋划,下好防范风险“先手棋”,做到心中有底、有备无患,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保持“洞见症结”的清醒,善于通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盯紧“灰犀牛”动向,警惕“黑天鹅”出现,如此才能防患于未然,化解矛盾于无形。涵养“从容不迫”的底气,要时刻保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保持高度警惕,尽可能地把问题看得深一些、把困难估计得足一些,多思僵局、危局、险局,提前做好各种应对准备,增强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
锤炼“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担当魄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哲学意义上,“难”是在任何领域前进道路上永恒的命题。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与脊梁,前行的接力棒已然交接到我们手中,要有危机面前不怯懦的担当和困难面前不低头的魄力,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刻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坚守“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越是条件恶劣、环境艰苦,越要锤炼“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魄力,主动挑起时代大梁,永葆不服输和不怕苦的精气神,在风险面前从容应对、迎难而上,善于从危机和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鼓足“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勇气,以“独有英雄驱虎豹”的英勇气概、“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追风赶月莫停留”的不懈努力,磨砺“时不我待,久久为功”的意志,打好化危为机的战略主动仗。激扬“勇往直前、披荆斩棘”的胆气,学习真功夫、掌握真本领,敢于斗争,乘风破浪,不断化解风险、战胜困难、赢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