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3日
第05版:05

文化创新带动“博物馆热”

■ 北 思

最近,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中的京剧表演开启了常规化演出,每个周末都有京剧老师前来表演,吸引了众多京剧爱好者光顾。继春节期间3.6万余人进馆参观之后,“非遗馆热”持续升温。

无独有偶,春节期间沧州博物馆也迎来3.1万人进馆,一系列的特色活动精彩纷呈,用文物讲述沧州记忆,用非遗浸润年俗生活,通过展览、文创、体验等多种形式,将龙年氛围感拉满,市民在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为今年的文化潮流。

“博物馆热”席卷全国各地。故宫博物院,网络预约放票即空;陕西历史博物馆,预约门票日均点击量超过60万……这背后,是人们对传统历史文化的追寻。

为了让厚重的历史文化更加贴近大众,许多博物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让文物焕发新生,而不断创新的文化活动与文创产品,又激发出年轻人的参与热情。比如沧州博物馆,互动科技让游客能与海洋生物互动,提供沉浸式的展览体验;举办各类书画展、民俗节日体验等活动,拓宽了市民文化视野;考古盲盒、文物印章、文物护照……极富创意的文创产品和文创体验,成功吸引了年轻人的眼球。而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作为另一种意义的博物馆,琳琅满目的非遗展品,是大运河沿线8个省(市)的文化之根;3D投影技术,让静态的展品动了起来,更让人身临其境感受运河文化之美。

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年轻人分享打卡博物馆的体验,线下打卡展览、线上云逛博物馆成为年轻人一种新的休闲、社交、生活方式。既有知识的滋养,又有心灵的碰撞,何乐而不为?有了年轻人的“加持”,博物馆的热度持续走高。

期待博物馆能增加更多可知、可感、可触摸的多维文化体验,在不断创新的文化互动中,向大众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4-03-13 ■ 北 思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21667.html 1 文化创新带动“博物馆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