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压瓦机在地面加工瓦片,吊车将加工好的瓦片吊至半空,安装人员在高空进行安装……
见惯了这一传统场面的沧州前进压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另辟蹊径,探索向配套领域转型,自主研发的举升平台,可以直接把传统的地面施工装备悉数平举到二三十米的高空,在更好地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同时,效率提升两倍、成本节约1/3。
公司生产的高空举升机,拿下3项发明专利,荣获2023年度河北省重点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这一设备的高度和承重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把“施工现场”平举到半空
成卷的钢材摆放在地面,一端被“投喂”到压瓦机中,35米的高空中,近百平方米的平台上,压瓦机和工人一同被“举高”,在高空中实现瓦片生产和安装有序衔接。
这个将“施工现场”从地面平举到半空中的平台,是由位于泊头的沧州前进压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平台的左右两边被护栏围住,另外两端一头连着原料、一头连着需要铺设的房顶。
这个长11米、宽9米的平台,可以承重超20吨、最高举重高度35米、能在4级风中保持平衡。这一创新产品,无论是在高度和承重上都在行业内领先。在泊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帮助下,这一产品获得3项发明专利,并成功获评2023年度河北省重点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
“同样的人工,传统的操作方法每分钟铺设面积不足10平方米,但在平台上,每分钟可铺设面积超过30平方米。”吴朋是公司研发中心的负责人,也是当初为攻关这一项目成立的举升机事业部的全程参与者。他回忆,在设备最初推广时期,一位山东济宁的养殖户需要扩建5间厂房,施工现场一时间成了传统吊车和高空举升平台的PK现场。当高空举升平台完成3个车间房顶的铺设,传统吊车的第一间房顶还未完成。
“我们对高空设备进行了改进,瓦片的成品速度从最初的每分钟15米到如今的每分钟30米。”吴朋说,设备从地面上升到35米的半空中,大概需要四五分钟,且只需要一名工人通过遥控就可以完成原料输送、瓦片制作。
跨过25米这个坎儿
听上去,这是一项再简单不过的创意——只需要在空中搭建平台,把人员和设备运上去,施工效率和安全系数的提升都成为必然。
但,只有经历过一千多个日夜攻关的技术人员,才懂得“从想象到落地”的个中艰辛。
2017年以前,行业内最常用的是小型举升机,通常举升高度在13米左右,且放不开设备。而国内尤其是南方一带,厂房基本都已经有20米左右的高度。
这一年,一位顾客想为小型举升机量身定制一台压瓦机的想法,彻底激活了公司的研发团队。他们逆向思维:在原举升平台上加设备,只能增加施工风险,不如先把平台“变大”“变高”。
说干就干。这一年,公司研发中心将高空举升设备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并成立了举升机事业部。每一台举升机都采用三维一体标准工程机械制图方式,力争让结构更合理、抗风抗载性能更优越。
16米、18米、22米、24米……平台举升的高度不断实现突破,但在25米的关键节点,“拦路虎”出现了。
受制于传统运输限重、限长度等规定,如果再增加举升平台的高度,就需要采用吊车的“多臂”。“多臂”技术本身不难,但每多一节,就多一个晃动间隙。对于需要承重超过20吨的设备来说,每个微小细节都可能影响稳定性。
两臂间缝隙越小,晃动就越小,但“出臂”就更容易磨损。在反复调节、控制、修正后,团队终于测试到合适的耐磨材料和最佳的间隙距离,并将设备举升高度提升至35米。
高空平台继续变身
举升高度、承重,都已经达到预期,但研发团队并未就此止步。
举升平台由两条“臂膀”为主要着力点,但当时的技术只能实现单臂上升,这也就意味着,平台要升到高空,就需要不停“左右左右”地“蹭”上去,耗时耗力不说,磨损严重、稳定性也欠佳。要实现两条“臂膀”的“一键起升”,液压的稳定是关键。
彼时,对于一家在压瓦机设备生产领域摸爬滚打19年的企业,这一技术远远超出了现有研发人员的能力范围。大家遍访国内的相关专家团队,终于成功拥有了一套自主研发的液压系统。
一千多个日夜的枯燥试验、在极限强度下反复测试报废的多套设备,换来了在不增加成本和设备自重前提下设备稳定地“一键起升”。“双臂”同步不仅上升速度更快,稳定性也更强,可以在35米的高度下抗4级风无压力。
2021年,设备投放市场,由于操作简单、易维护、施工风险低,深得用户好评。
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公司又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深入开展高端高空作业平台的研发。可以在工地自行行走的履带式举升机、可以稳定移动的车载式举升机,以及与行业头部工程机械公司合作打造的“一体机”……2023年,平台持续改进,新品频出,以适用更多应用场景。
如今,前进公司生产的高空举升机已畅销国内各大建筑领域,实现“让用户按秒计算收入”,同时还远销印度尼西亚、泰国等数十个国家地区,并与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发展关系。
记者手记
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泊头压瓦机产业,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已经占据国内数控压瓦机整机生产市场六成份额,成为国内最大的压瓦机生产基地。目前,泊头90余家压瓦机生产企业拥有固定资产50多亿元,产品涉及20多个品种、140多个型号,年产能40万余台,出口创汇2亿美元。
如今,国内外钢结构工程量快速增长,为泊头的压瓦机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前进公司对举升平台的研发,打开了这一行业的另一扇窗。
每一次科技创新的背后,都将是更为广阔的市场。而不断优化的资源配置、不断提升的生产效率、不断转换的生产模式,也将成为产业升级的新动能,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