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4年04月11日
第07版:07

借外脑为产业助力

进 超

近来,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再制造的圈子里火了一把,独特的技术和产品受到众多客户的青睐。

在国内,做电机再制造的厂家不在少数,但把退役的低效感应电机再制造成高效永磁电机,节能效果和价格格外“香”。

这套历时3年、由多所高校和央企研究院联合研发的设备,究竟有何神奇之处? 10多项专利,最能说明问题。

研究院通过新技术赋能,让废旧电机摇身一变,成了市场上备受欢迎的“硬通货”。

如今,像研究院这样的平台,在沧州越来越多。

平台的入驻,不仅帮助一些特色产业解决共性或关键技术,同时也聚拢更多的人才来沧。

人才稀缺、人才结构错位等,常常制约着经济发展。面对掣肘,沧州积极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联手知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沧州建立研发平台,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统计,近年来,沧州拥有省级研发平台达到30多家,而与京津高校或研发机构合作的研发平台逐渐增多。在前期人员、设备、资金投入的基础上,一些平台建设进入“甜蜜期”。

沧州市天津工业大学研究院一期18个项目,涵盖蛋白分离膜等新技术,其中多个技术国内国际领先,进入中试阶段。4个产业化项目,运营顺利,市场前景广……

高动态导航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河间实验室专注石油钻采技术研发,打破了卡脖子问题,与各大央企开展合作……

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沧州积极引进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协同效应持续显现。同时,在协同创新上,沧州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携手高校,引进相关人才资源,让产业发展动力澎湃。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一些县市还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引才引智。利用大学教授的周末时间,开展京津专家周末沧州行活动、科技特派团活动等方式,为企业进行培训,并深入生产一线,对接企业具体需求,为企业棘手的技术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打通企业的创新之路。

2024-04-11 进 超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24812.html 1 借外脑为产业助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