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8日
第05版:05

讲述红色故事 弘扬爱国精神

家门口的“红色课堂”

李炳天在为孩子们讲述红色故事

本报记者 魏焕光 摄影报道

4月12日,暖暖的阳光洒在沧县仵龙堂乡东卷子村的红色教育基地,沧州市关工委调研组人员与仵龙堂中卷子学校的师生们,心怀敬仰之情,聆听李炳天将军讲述抗日往事。李炳天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批访客了,但每一次深情讲述,都会让那段峥嵘岁月重现在他和参访者的眼前。

这个两层楼的红色展馆,是李炳天去年利用老家旧居精心布置而成的,展现了沧州红色文脉中代表性人物的风采与事迹,让抗战时期仵龙堂截击战与东卷子战斗的英勇事迹跃然眼前。陈列在展室四周的珍贵红色书籍,散发着历史的馨香,唤起人们深沉的思考。

李炳天以沧州红色文脉、当地红色事迹、红色名人为主线,向来访者讲述了建党百余年来沧州红色名人的光辉历程,以及东卷子村抗日的英雄故事。他的宣讲朴实真挚,特别是讲到女英雄邵敏自烧宅院智救抗日战士的壮举时,他神情肃然、感慨不已。

谈及创建红色教育基地的初衷,李炳天将军说,东卷子战斗中,村民和八路军付出了巨大牺牲,可随着岁月流逝,牺牲者的坟墓早已湮没无存,这些英勇的事迹也逐渐淡出了年轻人的记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们记住历史、珍惜和平,让英雄的故事永远流传在狮城大地。

基地院中,梧桐树傲然挺拔。听完红色故事的学生们围绕树下,继续请李炳天将军讲述他从普通士兵到将军的人生经历,眼中闪烁着对军人的无限崇敬。李炳天向孩子们赠送了自著散文诗集《云·星·霞》。

中卷子学校校长杨梅表示,现在基地已成为仵龙堂乡师生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宝贵课堂。除了课本上的董存瑞、黄继光等战斗英雄,让学生们也了解了身边的英雄和家乡的历史。

五年级学生赵泽豪一边聆听讲解,一边认真做笔记。他说:“语文书上有篇课文叫《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本想‘退休’的老屋,为了满足小猫、小鸡和小蜘蛛的求助,一再支撑而最终没有倒下。我希望教育基地就像那不倒的老屋,永远守护这些英雄和故事。”真挚的话语,让记者感到这次活动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烙印。

出生于东卷子村的李炳天,1974年入伍,曾历任武警吉林边防总队政委和海警学院政委、内蒙古边防总队总队长。他退休后更加心系桑梓,用文学之笔讴歌赞美家乡,还成为了红色文化传承者。他不仅自费筹建了教育基地,还创作了《家国情怀》《时刻准备着》等大量红色题材歌曲。他还走进校园,开展红色文化讲座40余场,并荣获“最美五老”“最美双拥工作者”等称号。

2024-04-18 讲述红色故事 弘扬爱国精神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25468.html 1 家门口的“红色课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