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第06版:06

油菜“安家”盐碱地 满眼金黄好“丰”景

专家现场查看油菜结荚情况

田间测土

眼下,金灿灿的油菜花扮靓大地,吸引人们走进田间,流连花海。你知道吗?油菜不只有美丽的外表,还是不可多得的耐盐碱经济作物,可以使地肥、村美、民富。

近日,旱碱地油菜绿色高产种植技术培训观摩会在渤海新区黄骅市举办,专家现场介绍油菜在盐碱地“安家”情况及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油菜如何能扎根盐碱地,又会给盐碱地带来哪些变化?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油菜虽小 本事不少

走进渤海新区黄骅市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金色的油菜花摇曳生姿,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让盐碱地也有了“醉”人美景。

“后悔了,这一季种油菜,我真是后悔了。”油菜长势旺盛、花开正艳,合作社负责人张志清为何这样说?

“真没想到油菜在盐碱地里能长这么好,早知道应该挑点儿好地种,多打籽儿还能多赚个钱。”原来,他后悔的是这个。

这是友和合作社首次规模化种植油菜。去年,河北省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和沧州市农林科学院黑龙港区油料综合试验站的专家找到张志清,表示能提供油菜示范种子,支持合作社发展规模化种植。

“有好品种,还有专家的技术支持,这样的好事儿哪里找?”听说油菜是耐盐碱作物,张志清专挑了一些“不老实”长作物的盐碱地块,想考验下这个“新成员”。“哪儿地不好,我就在哪儿种油菜。不少地块是我们总说的‘云彩地’,含盐量高,一片一片地返盐严重。”

这样的地块儿,原来种植其他作物,由于出苗不均匀、春季返盐造成死苗等原因,就像得了“斑秃”一样。没想到,种上油菜后大不一样,不光长出来的苗多,而且植株长势旺盛。

“油菜是抗寒、抗旱、耐盐碱的越冬性油料作物。环渤海地区冬春气候冷凉,降雨量少,盐碱地面积大,正适宜发展油菜种植。”河北省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油料育种与栽培岗位专家李爱国介绍道。

友和合作社种植的“衡油8号”油菜品种,正是李爱国带领油菜团队培育出来的。这个品种已在中捷产业园区做过多年种植试验。

除了抗性强,油菜种植的轻简化、全程机械化和成本低等优点,也为李爱国乐道。

“油菜的播种和收获都实现了机械化生产。9月中下旬播种后,一般情况下,无需进行其他管理,来年5月底就可以收获菜籽。”李爱国说,油菜很少发生病害,几乎不用防治。4月15号到20号前后,油菜会发生轻微点片或单株蚜虫,但不遇特殊气候,一般无需防治。采用一播全苗技术,将播种行距控制在20至25厘米,还能实现以密控草。由于油菜的抗旱性强,全生育期可实行雨养旱作,一般年份依靠自然降雨便能长得很好。

“目前来看,盐碱地挺适合种油菜。下次再种,我得找点儿好地扩大种植规模。”张志清笑道。

多年试验 优种扎根

油菜虽小,本事不少。正是看中了它的抗性和栽培优势,多年来,市农科院黑龙港区油料综合试验站在沧县及渤海新区黄骅市等地进行抗盐碱油菜品种筛选试验,才有了如今遍地金黄的美景。

“我们主要进行的是抗寒性和抗盐碱试验。”市农科院黑龙港区油料综合试验站专家王庆雷说,寒旱区发展油菜种植,首先要考虑的,是油菜的抗寒耐冻性。而我国油菜主产区多在南方,不少品种的丰产性虽然好,在北方却越冬困难。要想让油菜扎根在盐碱地,必须筛选出真正抗寒的品种。

“我们种植了十几个品种,比较其是否耐冻。冬季气温低,尤其是较强的寒潮天气,对油菜是不小的考验。越是遇到极端降温、降雪天气,越能多方面验证,帮我们筛选品种。”王庆雷说。

耐盐碱试验,也在同步进行中。在实验室里,科研人员会配比不同浓度的盐水,进行室内水培试验,观察品种在不同盐水中的发芽率。还要配比不同盐碱度的土壤,进行盆栽种植试验,记录不同品种的各阶段长势和产量。

参加试验的油菜还要被种到盐碱地的试验田里,经受瘠薄盐碱地力及各种气候条件的考验。在友和合作社,科研人员们为各品种油菜挑选的“家”,便是不被人们看好的“云彩地”。

“我们连续在返盐严重的地块儿种了4年‘衡油8号’,每年它的长势和产量都不错。看到它表现稳定,才开始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王庆雷说。

找到了心目中的那个“它”,科研人员也没有停下研究步伐。

眼前美景怡人,但李爱国和王庆雷却将目光锁定在了几株已经干枯的油菜上。只见他们拿出器材,在枯死油菜的所在地钻眼取土。随后,又走到没有出苗的地方和油菜长势旺盛的地方,也取了几份土样。

王庆雷说,现场多点取土后,他们还要到实验室里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油菜的适生环境,为指导科学种植提供更多依据。

“丰”景广阔 肥地富民

“油菜是一种多功能的经济作物。其苗期、花蕾期可作为菜用。花期时,不仅可以用来观赏,促进旅游业发展,还可抑制扬尘。农户还可以养蜂为油菜花授粉、增加油菜的角果粒数。这样一来,每亩地可产出8到10公斤蜂蜜,亩产菜籽量能提升5%至10%。”李爱国说。

“能在盐碱地上长好的越冬作物种类不多。利用冬春闲田种油菜,不仅不与粮争地,还有好收益,更难得。”听了李爱国的介绍,张志清感叹不已。

他说,出油的农产品不愁卖。这几年油菜籽市场价格稳定,每公斤售价约5.5至6元。一亩地收籽150公斤,减去成本,能收入七八百元。5月底收获油菜籽后,再种一茬高粱。“原来是一年种一季高粱,现在相当于多收一茬油菜籽。”

除了促进增产外,油菜改良土壤的功能,也颇为他们看重。种植油菜可以减缓土壤板结,增加土壤通透性。油菜秸秆还田腐熟后,可培肥地力,为每公斤土壤增加0.3至0.6克有机质。

“如果不为收籽,趁着植株营养丰富时,在盛花末期翻压还田,也是特别好的绿肥,能改良土壤、增加下茬作物产量。”王庆雷说。

一株株小油菜,让地更肥、村更美、民更富,实现多方受益。接下来,科研人员还计划在盐碱地上探索果园间作油菜的种植模式,充分发挥油菜的油用、观赏、培肥等产业链延伸价值,助力盐碱地增产增收。

2024-04-24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25949.html 1 油菜“安家”盐碱地 满眼金黄好“丰”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