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汝汀 通讯员张琳 姚欣玥)日前,记者在位于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的河北依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看到,随着智能化设备高速运转,一片片宠物垫完成生产,准备发往国外。“为了拓展海外市场,公司今年开展了加工贸易,这也为提升销量、促进转型升级增加了‘筹码’。”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再出口的经营活动。
目前,我市已经开展加工贸易的企业共有24家,业务范围涉及粮食加工、宠物用品、化学品包装等。随着加工贸易开展,相关业务量也不断增加,一季度,沧州海关和黄骅港海关共受理加工贸易手册备案30本,同比增长13%,进口备案金额1.7亿美元,同比增长超两倍,加工贸易在执行账册77本。
据介绍,发展加工贸易将有力拉动沧州外贸增长,促进沧州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接下来,海关部门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减负增效,促进辖区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