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任振宇 魏浩然
日前,渤海新区黄骅市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旧城镇后仙庄村。不一会儿,申请办理业务的农机手陆续赶来。工作人员仔细检查农机手的证件及车辆情况,审核合格后,农机手就驾车离开了。
“往年我都是把车开到市政务服务大厅审核农机牌、证,今年工作人员来‘家门口’帮我审验,一点儿也不耽误地里的农活儿,这多亏了新设的窗口。”旧城镇草堂村农户高建亮说。
高建亮所说的新窗口,是渤海新区黄骅市行政审批局在旧城镇后仙庄村综合服务站设置的“政务数据下基层”试点窗口。为助力盐碱地综合利用和旱碱麦产业发展,给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渤海新区黄骅市行政审批局从企业登记注册、生产经营、事前事中事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入手,将服务“盐碱地综合利用”涉及的15个主事项、62个子事项全部集中在后仙庄村综合服务站试点窗口。
按照“政务数据下基层”试点窗口办事程序,需要办理业务的企业和群众通过河北政务服务网或冀时办APP申请办理、提交材料,工作人员通过系统查看申请资料后,在网上审批,网上办结。如有需要线下查验的程序,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与申请人取得联系,并约定上门办理业务的具体时间。
“今后,我局将持续从行政审批数字化、自动化及数据共享应用、大数据分析利用等方面下大力度,争取‘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把政务数据送到田间地头,持续助力盐碱地综合利用。”渤海新区黄骅市行政审批局政务数据科分管负责人王淑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