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签下900万美元订单
虽然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但说起公司的成绩,位于河间市的常丰线缆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孔德庆仍高兴不已。
“参展广交会3天,我们就签下了900万美元的订单,太振奋人心了。能拿下这么多国外订单,企业向数字化生产转型,为我们拓展海外市场出力颇多。”孔德庆兴奋地说。
走进常丰线缆一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碌地生产出口澳大利亚的中压电缆。同时,头顶上的数字屏幕正实时显示着各条生产线的生产数据。
这是常丰线缆去年新建的智能电缆生产车间,目前车间内建设了三条数字化生产线,主要生产中低压电缆。
“现在,生产线上跑的是澳大利亚客户的中压电缆。数字化生产,产品的各项数据都实时显示在头顶的屏幕上,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电缆的型号、生产工艺、进度……”孔德庆介绍说。
“通过数字化生产,我们快速提升了产品生产效率,稳定的产品品质赢得了客户。同时,向数字化生产升级,实现了生产信息的数字化,客户可以实时掌握订单生产进度,解除了客户的后顾之忧,在广交会上一举签下众多订单。”
第135届广交会上,常丰线缆3天接待老客户17个、新客户159个,客户群来自北美、南美、中东等地,现场签下约900万美元订单,收获颇丰。
为进一步拓展数字化生产能力,常丰线缆今年加快推进新工厂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额16亿元,明年10月投产,将引进智能化拉丝机、智能化屏蔽机等先进生产设备及数字化检测设备。建成后,新工厂将成为业内领先的数字化5G工厂。
可视化生产
数字化生产也让距常丰线缆不远处的河北华伦线缆有限公司颇有斩获。
走进华伦线缆生产车间,生产线正火力全开,数台机器在工人操作下飞速运转,公司董事长马宁详细查看了生产进度,叮嘱大家铆足干劲加速生产,开足马力赶订单。
走到生产车间的数据可视化大屏前,马宁开始查看铝合金电力电缆生产情况。这是企业的一款拳头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电网配网系统及风电、光电等领域。
“这是我们开展智能化改造的一个场景。”马宁指着数据可视化大屏说。屏幕可实时显示机器开工、原料消耗、订单进度、剩余库存等多项指标,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近年来,华伦线缆不断尝试智能化升级,通过“ERP+MES”信息系统集成,实现生产线柔性配置,数据实时传输到可视化大屏,实现可视化管理。
“ERP+MES”信息系统集成,有效解决了信息孤岛和资源孤岛问题,打破了企业管理的各种屏障,让企业的人、财、物、信息、流程等资源集中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管理,实现高效协作。
同时,“ERP+MES”信息系统中供应链板块,规范了企业的物料管理,制定了统一的物料编码、供应商编码、顾客编码,具备一键调用功能,同时通过统一规范的编码为物料、供应商和顾客统一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企业通过云平台与国家电网智慧物联平台对接,让企业的生产信息、质量检验信息透明化,规范运营,为产品质量提供了保障。可解决当前企业普遍存在的生产过程不流畅、信息不对称、交货不及时、回款不及时等问题。
“通过这个屏幕,工厂生产情况一目了然。”马宁介绍,“你看,近期接到的30多个订单,根据生产线不同流程,订单都已开始不同程度生产了,其中5月30日交货的13000米铝合金电力电缆订单,截至目前已生产5000米,5月26日交货……”
依靠智能化生产,华伦线缆2022年获评“河北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2023年又入选了工信部等五部门公布的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
会报警的智能电缆
高品质电缆抓住客户,数字化生产出的智能电缆更讨喜。
日前,一位远道而来的客户代表站在沧州信承瑞电缆有限公司的高压电缆垂直生产塔下,目送着一根高压智能电缆缓缓走下生产线,一颗焦急的心才缓缓放下。
“我们公司负责国内一条高铁的建设工作,按照施工要求,铁路牵引电力系统使用信承瑞的智能电缆。由于近期加快了工程进度,公司派我来‘抢’电缆了。”客户代表看着正在打包的电缆说。
“近年来,我们瞄准高速铁路市场,开发了智能电缆集成系统,通过实时监测,能够提前确认哪一段电缆出现了问题,防患于未然,为高铁跑得更快更稳提供保障。在目前国内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高铁市场,我们占到了70%的份额。”公司助理总经理董博文说。
高速铁路运营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系统,其中牵引供电系统是为整个系统提供动力的“心脏”,系统所用的27.5KV电缆则可视为供电系统的“血管”,其运营状态直接影响铁路系统的安全运营。
比如,供电系统电缆可能由于在敷设时遭遇“野蛮施工”、工作环境恶劣、长期过载运行、机械外力伤害等原因造成绝缘或外护套损伤,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则会造成电缆局部放电,最终导致击穿绝缘层,给高铁运行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对27.5KV电缆进行实时在线监测,成为保障整个高铁系统安全、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智能电缆集成系统基础就是在电缆生产同时,将两根光缆内置在电缆中,然后再配套电缆附件以及分布式光纤在线监测产品,最后将各部分组成一个系统集成,在保证电缆质量的同时,实现了对电缆全线进行实时监测、对潜伏的故障点及早发现并进行预警、故障发生时对故障点进行精准定位、日常监测数据累计等功能,协助客户提高线路的智能运行维护能力,实现电缆全生命周期在线实时监测功能,全面保证高速铁路供电系统安全、绿色、智慧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