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邢 程 本报通讯员 张文娟
日前,8位年轻姑娘走进了盐山县边务镇前胡同村的五保户张景华的家。她们为老人带来了生活用品,和老人唠起了家常。这群姑娘来自盐山县城七七皮肤管理爱心团,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
李琪琪是这个爱心团的团长,也是爱心团的发起者。今年30岁的她从事美容行业已有7年,去年冬天,李琪琪的店铺扩大经营,和店铺一起“扩容”的,还有这支“爱心女团”。“我们的店员年纪都不大,我希望大家在工作之余,趁着年轻多为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李琪琪说。
李琪琪将镇里部分困难家庭作为首批帮扶对象,不定期带着店员进村入户做志愿服务。其间,她们帮扶孤困老人,资助品学兼优的困难学子,尽自己所能奉献一份爱心。
“李晗是我店里的老员工,心地善良,为人也很热情。知道我要组建爱心团,她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在她的带领下,其他店员也纷纷响应。”李琪琪说。
李梦晗今年20岁,刚进店工作6个月,工资挣的是店里最少的。第一次参加公益活动,她主动捐出了50元爱心款为困难家庭的孩子买衣服。她说:“我是从农村长大的,知道很多家庭生活得不容易。我可以自食其力了,也希望为其他人出一份力,献一份爱心。”
就这样,这支“爱心女团”成立了。
她们在帮扶活动中认识了前胡同村的学生亮亮(化名),亮亮跟随患有小儿麻痹症的父亲一起生活。他的父亲平时靠维修小家电贴补家用。爱心团为亮亮带去了新衣服,亮亮穿上新衣,高兴地捧来自己的奖状给大家看,爱心团的成员们都被眼前这个孩子积极向上的品格打动。
李琪琪说,公益路上,一路走来,一路感动,一些顾客听说她们的事迹后,也想加入爱心团。“一天,我们去做公益,店铺暂停营业。有两位顾客来做美甲扑了空,专门给我打来电话询问,当得知我们正在走访困难家庭后,她们深受感动,当即表示也要加入我们的公益组织。”
“虽然我们这支爱心队伍人不多,年龄偏小,但大家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干起活儿来一点也不含糊。”李琪琪说,眼下,因为大家能力有限,公益服务的内容主要是帮村里的孤寡老人或困难家庭的孩子购买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将来大家条件好了,还要做更多事。
经常做这些“亏本”的事儿,难免会遇到家人、朋友的不理解,但“爱心女团”的姑娘们并不在乎。“志愿服务一旦做了就会上瘾。”李琪琪说,前不久,她们参加县里组织的认领困难学子“微心愿”活动,认识了小边务村的学生兰兰(化名)。当爱心团带着新衣服、新书包赶到她家时,兰兰已经在门口等候多时了。看到大家的身影,兰兰高兴得手舞足蹈,眼神中充满期待。李琪琪说,和兰兰目光对视的那一刻,她内心有淡淡的伤感,更油然而生一份坚定。“大家期待的眼神,就是我们坚持做志愿服务的动力。”李琪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