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将办万余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文化和旅游部5月30日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整体情况。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6月8日,主题为“保护文物传承文明”。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全国各地将举办12614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其中线下活动9642项,重点活动有“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非遗里的美好生活’摄影作品征集展示活动”“云游非遗·影像展”等。
“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将于6月7日开展,展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及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100余项,共600多件(套)展品,涵盖非遗的十大门类。
“‘非遗里的美好生活’摄影作品征集展示活动”旨在通过艺术化瞬间和场景呈现,反映渗透在非遗中的“记忆”“渊源”“文明”“感触”,尤其是反映非遗在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中形成的社会认同感和凝聚力。
“云游非遗·影像展”由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联合各大网络平台共同承办,带领用户通过影视作品云观非遗。相关平台将推出的非遗主题影视作品既有《叙非遗·苗艺》《巫咸技忆》《非遗正青春》《了不起的非遗》《假如颜色会说话》《谷雨中国》《大国匠人遇见非遗》等精品非遗纪录影像,也有植入了非遗元素的影视剧,还有非遗手艺人、传统戏曲人开展的网络直播内容。据《光明日报》
“健康素养66条”来了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保持健康体重,能够正确获取、理解、甄别、应用健康信息……国家卫生健康委5月30日公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并将围绕该“健康素养66条”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科普和宣传活动。
“健康素养66条”明确:24条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包括预防是促进健康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积极参加癌症筛查,及早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关爱老年人,预防老年人跌倒,识别老年期痴呆等。
28条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包括膳食要清淡,要少盐、少油、少糖,食用合格碘盐;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遇到心理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帮助;每个人都可能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正确认识焦虑症和抑郁症等。
14条健康基本技能,包括科学管理家庭常用药物,会阅读药品标签和说明书;会测量脉搏、体重、体温和血压;遇到呼吸、心搏骤停的伤病员,会进行心肺复苏,学习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
根据“健康素养66条”,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围绕“健康素养66条”,不断提升居民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养成健康行为。
此前,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曾发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