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6日
第06版:06

年轻人开启 新型夜生活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近来在沧州,夜校受到年轻人追捧。从时尚生活到传统文化,从兴趣爱好到职业技能,曾经颇具时代感、历史感的夜校,如今成了青年版“少年宫”——

市群艺馆市民艺术夜校开课

本报记者 张智超

近来在沧州,夜校这种颇具时代感、历史感的学习形式,不仅重回大众视野,而且被不少年轻人热捧。

这些夜校既有公益性的,也有经营类的,授课内容涉及绘画、烘焙、茶艺、瑜伽、朗诵、摄影等方方面面,从兴趣爱好到职业技能,只要有需求,攒够学员就能开课。

一“位”难求

夜校在沧州究竟有多火?32岁的李璇深有感触。

5月23日,市群艺馆组织的市民艺术夜校开始报名。这是市群艺馆首次开办艺术夜校,夜校为公益性质,学期一个月,课程包括美妆、珠宝鉴赏、手工布艺、舞蹈和朗诵,授课教师都是来自群艺馆以及社会培训机构的专业人士。

“前不久,我在新闻上看到,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年轻人热衷上夜校,白天上班,晚上学艺,既缓解工作压力,又增加生活乐趣。这些夜校特别火爆,经常是课程一公布便被一抢而空,甚至有人在二手平台高价求购上课名额。”李璇一直对夜校很感兴趣,“没想到,如今沧州也有了这样的夜校。”

可是,出乎李璇意料的是,市民艺术夜校开始报名仅半天,她心仪的课程就已报满。

李璇不甘心。市民艺术夜校发放学员证那天,她去了现场,“万一有人临时有事不能参加,我不就有希望了嘛。”

可李璇还是没能如愿——像她一样等着“捡漏”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此次市民艺术夜校为第一期,未来我们还会继续组织,并增加新课程。”市群艺馆辅导培训部主任赵春伟说。

如今在沧州,开班授课的夜校不只市群艺馆这一家,但几乎每家都是一“位”难求。

夜校为何这么火?

晚上8点,张佳莹换好茶道服,开始了当天的夜校学习。3个小时前,她还在办公室忙着修改报告,她说:“上夜校可以祛‘班味儿’。”

“这些年,我们组织过很多公益课程,参与人群主要是老人、孩子。此次市民艺术夜校主要针对年轻人和上班族,在课程选择和授课时间上均予以倾斜。从报名情况来看,这次参加夜校的主要是年轻人。”赵春伟说。

如今在沧州,各家夜校课程种类颇多,既有茶道、声乐、书法、绘画等传统课程,也有视频剪辑、抖音账号运营等潮流课程,更有一些具有沧州地域特色的非遗课程。“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我和同学们铆足了劲儿,想当一回‘非遗传承人’。”张佳莹说。

越来越多的青年被吸引到一起。“这才是人生第一节真正意义上的兴趣课。”“同样是玩儿,在夜校和有相同爱好的人一起玩儿,更有趣!”“通过夜校提升自己,掌握更多职业技能。”“兴趣班可以对冲焦虑,业余时间做些具体的事,比宅在家里玩手机更让人安心。”虽然年轻人上夜校的目的各不相同,但他们的生活都因此更精彩。

除此之外,高性价比也是不少年轻人选择夜校的原因之一。“和那些课时费动辄上百元的培训机构相比,市群艺馆组织的市民艺术夜校不仅免费,师资力量也更有保障。”李璇说。

新机遇

夜校的火热同样吸引了郭倩楠的注意。

32岁的郭倩楠经营着一家氛围布置工作室。经她之手,五颜六色的气球和鲜花被赋予不同造型,很受年轻人喜欢。“前段时间,总有顾客问我办不办夜校。在我印象里,夜校是爸爸妈妈甚至爷爷奶奶年轻时的产物,早就淡出人们视野了,怎么现在还有人问呢?”郭倩楠上网一查才知道,如今的夜校早已“改头换面”,成了年轻人的心头好。

郭倩楠马上意识到,对于创业者来说,民间夜校或许是新的机遇。“当代年轻人更重视精神文化需求。眼下,虽然沧州已有几家夜校陆续开课,但依旧僧多粥少,公益性质的夜校难以大规模满足年轻人的学习热情,民间夜校还有很大市场。”

眼下,郭倩楠正调研在沧州创办民间夜校的可行性。她先是尝试在工作室开设免费的夜间课程,传授气球造型制作和花艺,又通过网上发帖、朋友介绍等方式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学员意向。郭倩楠说:“文玩鉴赏、网络个人账号运营、无人机驾驶等课程最受欢迎,还有人想学盘串、AI绘画。”

郭倩楠想办一家青年版“少年宫”,她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这里得到“富养”。“如果想长久做下去,相关证照是必不可少的,固定的场地和师资也很有必要。”在郭倩楠看来,民间夜校是新兴产物,一切都在摸索中。

2024-06-06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近来在沧州,夜校受到年轻人追捧。从时尚生活到传统文化,从兴趣爱好到职业技能,曾经颇具时代感、历史感的夜校,如今成了青年版“少年宫”——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0160.html 1 年轻人开启 新型夜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