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2日
第05版:05

保护与传承 我们在路上

■ 北 思

2014年6月22日,由北京、扬州、沧州等35座城市共同参与的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项目通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消息传来,举国欢庆。

大运河申遗成功10年来,运河沿线8省市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运河文化遗产为首要目标,致力于大运河的保护与发展。沧州境内大运河216公里,是京杭大运河流经里程最长的城市,近年来沧州在对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方面所作的努力有目共睹。

一批批文化遗产点得到修缮提升、一个个运河景观及场馆建成开放、一条条非遗精品线路推出……古老的运河在沧州境内焕发出新的光彩。

而在这一过程中,民间情系运河的人们也在积极奔走和努力,他们中有退休干部、大学老师、文化学者、摄影师、收藏家,也有普通百姓。当年奔波在大运河申遗一线的退休干部,虽年近古稀,却无时无刻不关注大运河的变迁与保护传承,希望大运河建设秉承自然生态的原则,希望看到更多的文化遗产被挖掘弘扬;来自不同行业又同为热爱运河的一群人,一起行走运河、研究运河,为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出谋划策;多所高校也将文化研究方向对准大运河,不仅成立相关研究会或研究中心,还承接大运河产学教研共同体活动,一些老师深耕运河文化,还通过调查研究撰写相关论文,在学术界引发反响;众多摄影爱好者将镜头对准了运河,记录下大运河几十年的更迭和变迁,向外界宣传推介了沧州;很多普通百姓,如今也格外珍惜和保护运河环境,捡拾垃圾、制止破坏运河行为……

情怀也好,执着也罢,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对母亲河的热爱与保护。大运河申遗成功并不是终点,后续的传承、保护和利用才是关键。有了各界人士的研究推广、传承和保护行为,我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大运河文化旅游必将迈向新的台阶,大运河文化遗产也将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2024-06-12 ■ 北 思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0755.html 1 保护与传承 我们在路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