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晓岚诞辰300周年之际,沧州纪晓岚研究会会长李兴昌所编写的《纪晓岚研究论集》由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作品汇聚了李兴昌对纪晓岚为文为官的多维度探索和思考,引发了学界关注。
探赜索隐的学术之旅
记者:请介绍一下《纪晓岚研究论集》的出版背景和主要内容。
李兴昌:今年7月26日,是纪晓岚诞辰300周年,也适逢沧州纪晓岚研究会成立20周年。研究会非常重视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同时,我觉得作为研究会会长,更应起表率作用,做点实事。于是,我把之前所写的一些文章,再补充、再修正、再提高,编辑成一部论集,取名《纪晓岚研究论集》。
该论集由16篇文章组成,围绕纪晓岚为文为官的经历、总纂《四库全书》、创作《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笔记》艺术价值等方面,探讨纪晓岚作品的经史思想和学术价值。我希望论集抛砖引玉,让更多的朋友和我一起深入探究纪晓岚文化,推动纪晓岚的学术研究向更高质量发展。
记者:能否分享一下《纪晓岚研究论集》从构思到完成的整个过程?遇到了哪些挑战?
李兴昌:《纪晓岚研究论集》是这样构思的。首先是纪晓岚的人生经历,研讨其重要阶段性的为政经验和学术成就。其次,从横向看,用比较的方法,对比同时代的历史人物,进而凸显纪晓岚的个性和特殊的历史价值。第三,多侧面、多角度、多视角地分析、评判纪晓岚立体化的人生及其文史价值。
鉴于掌握的资料有限,我遇到了一些挑战。在思考纪晓岚生活的时代环境时,曾问自己,纪晓岚那个时代,西方文化中,启蒙性、现代性风潮已经十分活跃。那么,纪晓岚的内心深处,具有启蒙性和现代性因素吗?于是,我边学习边写了《阅微草堂笔记启蒙性因素》《以现代性解构纪晓岚》两篇文章。现在想想,即使平时想得多,真要动起笔来,还真不容易。只有认真学习,才能跟得上。
纪晓岚是司法的实践者
记者:能否分享您的研究文章,谈谈它们的主题、研究重点,以及个人的看法和感悟。
李兴昌:我想谈谈《纪晓岚与狄德罗的比较》和《漫谈阅微草堂笔记的司法观》两篇文章。
纪晓岚能与狄德罗几乎在同一历史时期创造了文化巨篇。但是,纪晓岚总纂的《四库全书》和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相比,各有特色。我认真查阅资料,围绕“所处时代背景、政治观念、治学态度、个体解放和自我意识的影响以及宗教观”等方面,对他们作了比较。最终,得出了“纪晓岚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狄德罗是世界的,也是中国的”的个人观点。
《漫谈阅微草堂笔记的司法观》,完全与我从事的工作有关,是有感而发,带着问题,通过学习相关资料,我有了新的发现。《阅微草堂笔记》中司法故事很多,既有纪晓岚司法观念的论述,又有具体审案断狱的事例。走近纪晓岚,才了解了纪晓岚不仅是封建法律制度的捍卫者,还是具体法律实践的体验者。
令我感慨的是,纪晓岚对司法人员公平公正的司法价值追求注入了深情。由这篇文章,我感到,有时研究某项事物,与所从事的工作具有密切关系,可以互相促进。
记者:在这些研究中,您认为哪一部分最能反映纪晓岚的人格魅力或历史价值?
李兴昌:我觉得,最能反映纪晓岚人格魅力的是《浅说纪晓岚生活时代的乾嘉学派》和《纪晓岚案件警示明鉴》。
前者反映了纪晓岚的学术态度和治学方法。当时的学者、文人包括官员,受乾嘉学派影响,分派汉儒和宋儒,两派观点对立,互不认可。纪晓岚身为学问大家,领纂四库,却谦虚包容,不搞学术壁垒,无门户之见,主张学术包容,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即便是在今天也值得学习。
后者,从涉及纪晓岚的案件来看,纪晓岚能坚持原则,又不忘亲情;通法理而知审时度势,不做无谓牺牲;相信正义公平,虽有时迟到,但不会缺席。看出他对世事人情的通透感和现实感,对读者也是一个启示。
说到历史价值,主要是他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堪称我国封建社会后期规模最大的官修目录,对当时和以后的学术研究尤其是在目录、版本、校勘等方面的研究,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当然,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文学价值有目共睹。论集中的《徜徉于鬼狐怪异世界》一文,则通过比较《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子不语》,体现《阅微草堂笔记》创作手法的写实性和思想表达的特殊性。
“盛世修文”精神可资借鉴
记者:沧州纪晓岚研究会在弘扬纪晓岚文化、推动纪晓岚文化研究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李兴昌:研究会自2003年成立以来,紧跟时代步伐,重交流,接地气,深入挖掘整理纪晓岚遗迹遗物、文史资料,注重研究成果转化,发挥纪晓岚文化研究的应有作用。
截至目前,编辑会刊《纪晓岚研究》82期,出版了以考据为重点的纪晓岚文化系列丛书、以学术为内容的《阅微草堂笔记解析》《纪晓岚研究论集》等专著。同时,开办“纪晓岚大讲堂,普及宣传纪晓岚文化和沧州文史知识。设立研学基地,为普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尽己之力。经过努力,纪晓岚文化越来越得到各界朋友的认可,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
记者:未来,您和研究会有哪些计划,以进一步深化纪晓岚的研究并推广其文化影响力?
李兴昌:我始终认为,研究会是一个平台,初心是为一切有兴趣、关注纪晓岚文化的人士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创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进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未来,研究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将进一步做好学术提升工作,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扩大与高校或研究机构交流学习,发挥合力,打造一批具有丰富内涵、说服力强的研究成果,使学术研究迈向新的高峰。
记者:您认为对纪晓岚文化的研究和弘扬,对于当下沧州经济社会发展有何特殊意义?
李兴昌:沧州研究纪晓岚,传承其优秀文化成果,可以说,得天时、地利、人和。特别是纪晓岚的出生地和安葬地都在沧州,讲好纪晓岚故事,就成了沧州人的“特权”和义务。
做好纪晓岚文化研究,对推动沧州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纪晓岚总纂《四库全书》,体现“盛世修文”精神,对目前整理、编辑、校勘文史资料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纪晓岚不忘家乡一草一木,牢记家乡风土人情,创作故事,为家乡存照留念。阅读这些文字,必然激起人们热爱沧州、建设家乡的情怀。纪晓岚尽职尽责,为家乡人民请求赈济救灾的满腔情怀,则是建设经济强市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