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走进泊头市草虫绘画爱好者石峰的家,颜料、毛笔、各式瓷器布满了整个书房,这里已然被打造成了小型画室。
午休后,是石峰的创作时间。只见,一只陶杯在他手上随手指转动,笔尖顺着茶杯的弧度不断勾勒、延展,不多久,一只只惟妙惟肖的蟋蟀便跃然杯上,有的振翅欲飞,有的则将潜入草丛中,活灵活现。
石峰今年49岁,爱好画蟋蟀,在当地小有名气,在陶杯上画蟋蟀是他的又一“拿手好戏”。
石峰介绍,他画的蟋蟀陶杯为釉下彩,要先在陶胚上画出蟋蟀和花草,烧制成玻璃相后再上釉。这样的茶杯图案固定,色彩经久不退,可长久保存。
探索釉下彩画蟋蟀,石峰可谓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石峰就一边尝试着作画,一边研究烧制技巧。第一次创作时,他从网上买来6只陶胚茶杯,画好了4只,最后烧制成功的只有2只。
“陶胚吸水性强,线条还没画出多长,笔尖上的墨水就被吸干了。”石峰说,陶胚上作画时,线条勾勒不似纸上作画,断断续续是常态。“杯面有弧度,也不像在平面纸张上绘画那样舒展。杯子只有几厘米高,端在手中慢慢转着画,需要特别仔细,稍不留神,就会把蟋蟀的身子画得比例失衡,再烧出来就更不美观了。”石峰拿起一只陶杯介绍说。
陶杯上作画,适应杯面弧度只是其中一个难点。相比之下,陶杯调色是个更大的难题。“你看,这个陶杯上的色是什么颜色?是黑色吗?”石峰将一只画好藤蔓和蟋蟀的陶杯放到大家眼前,让大家猜陶杯上叶子的颜色。“画在陶杯上看着是黑色,其实这是蓝色。只有烧出来,颜色才能显现。”石峰介绍说。
起初绘画,因为没有颜色调配经验,许多陶杯都烧脱色了。有的蟋蟀、花草烧出来颜色太浅,还有的颜色根本与实物不搭,这让石峰苦恼了好一阵。
“在纸上画画,看着是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但是在陶坯上着色有色差。比如,蓝色烧制后会显现成黑色。”石峰说,配色方面他没有经验可循,只能买来不同的颜色,不断地探索。
如今,石峰不仅在陶杯上画蟋蟀,还尝试在茶盘上作画,试图将蟋蟀绘画拓展到更多瓷器上。“下一步,我准备买座电窑,自学瓷器烧制方法,把更好的作品保存下来。”石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