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8日
第05版:05

筑牢加高 人才“蓄水池”

素 心

17岁女生、中专在读、夹在世界名校选手中间、全球数学竞赛12强。

当这一系列的关键词叠合在一起,17岁中专生姜萍火出了“圈儿”。

这位在江苏学习服装设计的中专生,成为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举办以来第一位进入决赛的中专在读生。而进入决赛的前20名选手中,除了她,其他人均来自北大、清华、麻省理工、剑桥等知名高校,强手如林。

对数学有天赋又热爱的姜萍,是“偏才”。也因得她这样的成绩,得以及时被发现、被重视,不至于泯然众生。

人才是强国之本、竞争之基、转型之要。从培养实现颠覆性创新的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到打造以匠心铸品质的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人才优势是一个国家形成科技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必要前提。我们乐见这样的人才被挖掘。

不久前,“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81名个人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50个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这是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开展“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将激发广大工程技术人才埋头苦干、锻造精品的积极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南京依维柯公司特级技师雍宁扎根一线完成技术攻关项目400多项,为企业节省数千万元设备研发费用;江苏大工匠、“一微米大师”陈亮反复摸索,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易拉环模具制造国产化的空白……一位位高技能人才在各自岗位上深钻细研、执着追求,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写下生动注脚。

在沧州,一大批“草根”人才活跃在经济社会发展一线。

沧州四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第四家、国内首家掌握批量生产药用中硼硅玻璃技术的企业。在公司的墙上,随处可见创新成果展牌,这些成果,大多来自年轻的一线工人。在这里,从打扫卫生的阿姨到技术研发的主力,人人都可以拿到发明奖、建议奖等各式奖励,公司每年的创新奖励支出逾百万元。

在沧州,像四星玻璃一样为“草根”搭台的企业绝非个例。

众所周知,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是一个完整链条。育才、引才、留才、用才等工作的成效,直接关乎干事创业的环境。

近年来,沧州着力培养高技能人才,一系列举措满是诚意——我市围绕绿色化工、管道装备等重点产业,摸清企业职业技能人才职业(工种)层次、数量等需求,建立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清单;依托职业(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网络学习平台、优质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等培训载体,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推动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全面落实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序列;健全以全市职业技能竞赛为龙头,行业和县(市、区)职业技能竞赛以及专项赛为主体,企业和院校职业技能比赛为基础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激励技能人才成长,带动技能人才工作提升……

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成有所获,让创新活力开花结果。

沧州的人才“蓄水池”,正一点点筑牢、加高。

2024-06-18 素 心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1167.html 1 筑牢加高 人才“蓄水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