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一个家庭思想、生活习惯、情感和精神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家风的好与坏,具有长远的影响力和强大的渗透力。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学校,虽无形,但对孩子却能形成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调节器”。我家的家风是为人守时、勤俭节约、乐于助人。
做人要守时,虽然妈妈没有反复说过,但总是用行动提醒着我。每次和别人约定好见面时间,妈妈总会提早几分钟到达。她说,不能让别人等着。一开始,我还对她的做法有些不理解,但久而久之,耳濡目染,我也学着妈妈,养成了守时的习惯。
父母的生活一直很节俭,从不浪费。吃饭时,他们要求把饭吃完,不能浪费粮食。妈妈常常说:“浪费就是犯罪。”我一直将这句话记在心里。每次吃饭,我都会把碗里的饭粒全部吃完,一粒也不剩。
上小学时,我的铅笔总要用到抓不住了,然后把铅笔头套上塑料笔管接着用,直到套不住为止。书包也是自己家做的,从一年级一直用到小学毕业。至于穿的衣服,大多都是姐姐穿过的。也因此,我养成了不攀比、不浪费的习惯。这一切都得益于父母严格的家教。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时候,妈妈每年冬天会腌一坛子冬菜,留一小部分自己吃,其他都送给周围条件不太好的邻居们。
冬天下大雪,扫雪时,除了扫自己门前面,还要扫出一条大道为别人行方便。在村里,好的家风造就了好的人缘,真正让我体会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家风是一个家庭幸福美满的见证,也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良好的家风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长期的积淀与熏陶。良好的家风润物无声,荫泽后世,每个家庭都养成良好家风,才会有整个社会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