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4日
第06版:06

沧州市第六中学高中部

因材施教 助力学生圆梦

体育特长生日常训练

本报记者 赵玉洁

挖掘特长 注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今年高考季,市第六中学110名特长生中,有108人超过了专业联考线或大学校考专业线。

市第六中学高中部充分挖掘学生特长和潜力,组建了体育、美术、编导、播音主持、音乐、舞蹈等多个特长班,为他们实现“大学梦”开辟出一条新路。

刚入学时,这些孩子大多对未来迷茫无知,缺乏学习主动性。为了扭转学生的消极观念、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班主任们苦口婆心、悉心劝导,打起了思想工作“持久战”。

学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普及报考知识、介绍高校情况、分享毕业生的真实经历,帮助学生树立奋斗目标,让他们有希望、有方向、有动力,从而点燃孩子们心底的学习热情。

近年来,市第六中学高中部体育特长班有大批毕业生被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河北体育学院等高校录取。美术特长生中有近百名学生考入清华美院、中央美院、南京大学等重点院校。播音主持特长生也相继步入天津传媒学院、四川传媒学院、内蒙古艺术学院等高校深造。

找准突破点 强化学科优势

除了特长生在高考中连创佳绩,普通高考生的本科上线率近几年也节节攀升。一些当初中考成绩只有三四百分的孩子,在这里实现了逆袭。

在严控班级学生人数的前提下,市第六中学高中部全力打造服务型小班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狠抓“两头”,既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又让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有奔头”。

为了弥补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知识漏洞,任课老师刻意放慢教学进度,在讲新课之前,先带学生重温与之相关的初中知识点,进一步夯实基础、做好两个学段的知识衔接。

每次考试后,老师们都会对每个学生的成绩进行数据分析,找到他们的优势学科和每个科目的提分点,在后面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强化,不断提升学生对优势学科的信心和对其他学科的兴趣。

近几年,在全市统测或联盟校模拟考中,市第六中学高中部实现了大跨越,不少学生步入优等生行列。

及时鼓励 让每个孩子“被看到”

“老师,谢谢您。是您的关注让我又对未来有了向往。”一天下课后,学生小君(化名)走到班主任身边动情地说。

在小君看来,初中三年自己始终处在被忽略的角落。为此,他整日郁郁寡欢,无心学习。来到市第六中学上高中以后,他发现,无论是第一个进教室,还是主动去倒垃圾,亦或是给予同学帮助,都会被班主任看在眼里,并当众对他提出表扬。不仅如此,班主任还任命他做小组长,辅助老师管理班级事务。在这里,小君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人也变得越来越开朗。

看到小君的转变后,班主任又鼓励他把精力放到学习上来,从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做起,从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学起。每次考试后,班主任还会带着小君找差距、分析原因、确定下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随着一个个小目标的完成,小君的学习状态渐入佳境,成绩也稳步提升,他的心中又燃起了对未来的希望。

深化合作 提升教学水平

5月15日,市第六中学校长带领各学科教师代表一行7人,再次赴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参加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共商共建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

活动中,市第六中学的老师们学习了北京十二中的“四问”教学以及双螺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教学评一体化、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和教学过程评价等方面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此后,大家又观摩了北京十二中的数学、英语、历史、化学四个学科的示范课,并在课后与十二中教师及时进行了深入交流。

自去年11月两校签订合作协议以来,市第六中学定期委派教师到北京十二中参访、交流、跟岗、学习。老师们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学识,提升了能力,为以后的课堂教学变革奠定了基础,也为六中教学理念的提升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经验借鉴。

与此同时,依托去年10月市教育局创立的“沧州市普通高中学校发展共同体”,市第六中学与市第一中学结成共同体合作校,全面对标市一中,每周均组织两校教师开展课标解读、教材分析、教学观摩、课例研讨等教科研活动;参与共同体学校研究成果的分享和推广;联合进行优秀学生的培优提质等,积极学习市一中的先进经验,不断提升高中部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

2024-06-24 沧州市第六中学高中部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1689.html 1 因材施教 助力学生圆梦 /enpproperty-->